娱乐OR孩子,你会选择前者,如果你不兼顾后者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呢?这个只要自己清楚。
爸爸经常不在场,确实会给孩子带来遗憾与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并非必然带来负面效果,很多孩子在没有爸爸陪伴的情况下依然长大,因为他们只能对爸爸的缺席主动适应。在澳洲以及西方大多数国家中,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爸爸陪伴,他们长大成人后表面上与一般的孩子没什么不同。
不过,爸爸的缺席使孩子在成长中产生问题的可能性大为增加。63%的自杀青少年家庭生活中没有爸爸的陪伴;5%存在较严重情绪问题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是缺席的。这些孩子在学习上落后的概率比普通孩子高一倍。未成年怀孕和滥用药物的青少年中有70%在成长中没有爸爸的陪伴。而这些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往往在情感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他们一般性别意识较弱,缺乏对异性的应有尊重。长大成人后,也会遭受如缺乏自信、焦虑、孤独等情绪心理问题的困扰,或者由于没有目标感而荒度生活。
怎样对待“黄金时间”
很多爸爸与孩子一起待在家里的时间很长,却并没有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从而使陪伴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的确,一些受访的爸爸都承认,虽然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待在家里,却并没有很好尽到爸爸的责任。
如果爸爸们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待在家里,却没能很好地照顾孩子,将带来更坏的结果。
每个人都应在相应的时间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如员工待在办公室里应该做事,足球运动员上场应该投入比赛一样,当爸爸也必须尽职尽责。否则,你的存在和行为不仅毫无益处,还会适得其反。
黄金时间并不仅仅是与孩子在一起共同玩乐,也不只是按时出席他们的学校或社团活动,对爸爸们来说,这只是他们的基本职责。
花费时间关注孩子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黄金时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对黄金时间的不同定义,爸爸们在反思自己是否尽职尽责的同时,应当深入孩子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
“黄金时间”一词在几年前一度甚嚣尘上,不过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时间长短的重要性。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出现黄金时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黄金时间的出现是无法刻意安排的,即便是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讨论也不能做出如此界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给他们润物细无声的呵护与关怀,这才是黄金时间的平实本色。
请不要在娱乐与孩子之间放弃后者
除了工作忙碌之外,爸爸用于娱乐休闲的时间也同样挤占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孩子天生具有情感评判能力,如果爸爸在闲暇时间放弃陪伴自己而选择上网、打球等娱乐,那么孩子就会因为受到忽视而产生低落甚至自卑情绪。即使爸爸在事前对孩子口头表达爱意,孩子也会宁愿相信这是谎话。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有个爸爸很晚才下班,回到家看到5岁的儿子站在门口,爸爸这时已经很疲惫,也很烦躁。
“爸爸,你能告诉我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吗?”
“儿子,这不应该是你问的问题。”
“可是我想知道,爸爸。”
“好吧好吧,我一小时赚20元。”
“那……爸爸,我可以跟你借9块钱吗?”
爸爸听了孩子的话有点生气,他烦躁地告诉孩子,爸爸已经很累了,不要再胡搅蛮缠了,赶紧睡觉去。
“我每天工作已经够辛苦了,不要再拿这些无聊的事来烦我。”爸爸气愤地说。
小男孩一脸委屈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的爸爸开始对自己先前的态度感到不安。
“我刚才的话有点重了,这是9块钱,拿去吧。”
小男孩开心地从床上跳起身,然后从被子底下掏出一叠皱巴巴的零钞。
看到这情景,爸爸的火气又升腾上来了。“你不是有钱吗?干嘛还要借钱?”
“刚才……还差9块钱。”小男孩有点怯生生地回答。
“爸爸,我想让你陪陪我。我有20块钱了,可以买你一个小时吗?”
让我们扪心自问:
每天你真正面对一个孩子的时间能有几分钟?
与金钱、权力、名誉和工作这些所谓人生价值的实现形式相比,孩子在你的心中排在什么位置?
与社交、休闲活动相比,孩子又是怎样的一个地位?你愿意为孩子牺牲什么?
你是否曾向孩子表达过你很享受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并愿意陪伴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