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工业化,工业化让爸爸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缺席。
在欧洲工业革命前,人们在乡间成长,孩子们都在父母身边帮忙。当时有超过90%的人都在农业社会架构里,现在则下跌至不到5%。
从上述情况看来,爸爸们无法参与养育孩子的过程,并非“自然的事”——事实上,是非常“不自然”的生活方式,一切都随着工业革命产生了变化。
爸爸们需要出门上班,一天当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家里。这种现象造成了“工厂爸爸”。虽然现在的“工厂”可能是公司、小型企业、建筑工地、店面、卡车、医院等,但是“工厂爸爸”仍然存在,他们长时间离开家庭。
现在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学校下课回家后,或去参加课后辅导时,几乎都没有办法跟爸爸共度时光。
工作方式改变
从前,人们毕业后几乎可以立刻找到工作,而且大半辈子都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但现在这种长期工作变得很少,大型公司里过去由正式员工担任的工作,现在都外包,比起工时数,现在更重视的是效益。
不仅仅是因为雇主强迫员工长时间工作;我们本身对金钱的占有欲,对工作职位提升的渴望,对大家的认同、自己的名气以及对权力的渴望,都导致工作时间的增长。这种压力也可能来自自己的妻子、孩子和同事,加上现代社会消费欲望高涨,使得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整体看来,这些改变让我们更容易选择加班,更难以做好爸爸的角色。
今日的爸爸们常常只在睡前见到孩子,那时正是爸爸和孩子都最疲惫的时候。当爸爸们处于一天中最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在学校或家里。假日时,爸爸们常常很久才能恢复精力,等他们恢复精力后,差不多也要再度埋头工作了。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就要扛起照顾孩子的重大责任,她们不但需要完成自己的责任,还需要完成爸爸的大部分责任,这也让女性感到疲倦。
家庭结构改变
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开始以小家的方式生活,因此丧失了当好爸爸的最佳资源——大家庭,孩子们也丧失了从大家庭结构获得好处的机会。亲戚以前会一起住,或住在彼此离得很近的地方,彼此可以立刻得到照顾孩子的帮助。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常常跟众多家人接触,这也意味着我们会犯下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等到我们发现自己犯错时,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都是在有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开始学习如何照顾孩子。等到犯下所有“照顾第一个孩子的错误”,觉得自己终于了解了其中的奥妙后,通常都太晚了,因为我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于是我们又开始学习如何照顾第二个孩子,同样的,等到我们学会后又太迟了。等到不再生孩子,才了解到许多照顾孩子的诀窍,但可惜这时候知识已经无法派上用场,要等到孙子出生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