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把尿是好还是不好?

在宝宝小的时候,几乎中国的每一位父母都会在宝宝小的时候进行把尿训练。他们认为给宝宝把尿能让宝宝以后更加独立,但是也有人觉得给宝宝把尿是不科学的。那么给宝宝把尿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且看下文的分析。

给宝宝把尿5大好处

1、把尿能提升亲子联系。妈妈为了给宝宝把尿,要仔细观察宝宝表现出的各种迹象,从而判断宝宝是否需要排便。这会让妈妈更加了解宝宝的需求,从而让母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有的妈妈为了晚上给宝宝把尿,会让宝宝跟自己睡在同一张大床上,更加促进亲子感情交流。

2、把尿会让宝宝更舒服。宝宝尿湿或便污尿布后,往往会哭闹,就是用纸尿裤有时也会这样。而且,能成功把尿的宝宝就不用穿纸尿裤了,长尿布疹的机会也会减少。

3、把尿能培养宝宝的自我独立意识。随着宝宝大动作技能的提高,当他会爬或会走了之后,妈妈更容易鼓励他自己到尿盆那儿去,或是“用大宝宝的马桶”,而不是每天为换尿布的事跟宝宝斗争好几次,也能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4、减少资源浪费。纸尿裤的制作耗费大量资源。全球范围内,垃圾填埋场每年要堆积2200万吨的废弃纸尿裤。减少传统布尿布的使用,同样对环境有益,因为清洗棉布尿布也需要能源。减少尿布的使用不仅可以保护地球,同时还能为家庭节约开支。

5、把尿是自然的方式。在中国,给宝宝把尿的历史由来已久。宝宝不穿纸尿裤,妈妈们也可以抱着他们去做各种事。宝宝光着的小屁屁一般不会弄脏妈妈的衣服,因为妈妈们知道怎样预判宝宝有排便的需求。当妈妈发现宝宝发出了想要排泄的信号时,可以自然地找个卫生的地方,让宝宝面朝外,给他把尿。而且妈妈也不用整天都盯着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妈妈自然会知道宝宝什么时候要排便了,就跟知道他饿了或困了一样自然。

给宝宝把尿4大坏处

1、把尿耗费时间和精力。支持把尿的人也认为:家长不必一天24小时都给宝宝把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时候给他把尿,其他时间给他用尿布。但是,这可能会让宝宝感到混乱,而越是始终一致地坚持给宝宝把尿,成功的几率就越高。如果妈妈已经重新上班了,家里请了保姆,家长得说服保姆能够坚持给宝宝把尿,以免宝宝一时被把尿一时用纸尿裤产生混乱。所以无论如何,家长都得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2、宝宝可能还没准备好。儿童专家说,宝宝在12个月大之前,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机制,而且在18个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点点的自控能力。虽然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满 18个月大之前,大多数宝宝都无法自己有意识地上厕所,甚至连告诉你他们有排便的需求都不能。许多把尿训练都进行得过早,不仅没有效果,把尿的姿势还容易使宝宝受伤。

3、宝宝可能会抗拒。给宝宝把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妈妈会遇到许多来自宝宝的反抗和挣扎。有的宝宝这几周配合把尿,过两周却频频尿裤子;有的宝宝排便之前不给你信号;也有的宝宝反抗把尿,甚至几天不排便。

把尿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如果宝宝不适应这种训练,那妈妈不妨再等等,让宝宝自己来决定什么时候准备好了,才开始进行把尿训练。不要让宝宝对把尿有负面的联想。千万不要强迫把尿,或是在宝宝失误时,训斥或责罚他。

4、宝宝可能会失误。如果妈妈给宝宝把尿,但是还未训练成功就不让宝宝穿纸尿裤了,那宝宝可能会经常尿裤子。有时,宝宝可能不会给妈妈要排便的信号,妈妈也可能来不及给他接尿。虽然支持给宝宝把尿的人坚持说,这种方式总体来说要比用尿布更干净,不过妈妈可得随时准备好清洁用品和宝宝的换洗衣物。

对是否给宝宝把尿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看各位妈妈们怎么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