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还能不能吃?

吃龙虾“中毒”事件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7日下午5点半,国家疾控专家组给出了最终结论,龙虾中毒事件和外源性污染无关,患者所得是一种国际罕见的“HAFF病”,其病因疑为龙虾自身携带的某种生物毒素。所幸此病及时治疗并无大碍,南京最后一例病人也将于近日出院。

 

哈夫病出现了,那小龙虾还能不能吃?

“那以后龙虾到底还能不能吃?”这是所有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所有的食品都会存在风险,吃扁豆会发生中毒,吃发芽的土豆也可能中毒,我没法跟你说扁豆是安全的、土豆是安全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说,他也是联合国联农组织关于鱼类消费风险的咨询专家,但不可能用一句话来判定龙虾是安全还是不安全。

“南京可能有上百万人在吃龙虾,但只有极少数个体致病。”他强调,“坐飞机会掉下来,过马路会被车撞着,这些都叫做风险,我们算一算的话,吃小龙虾的人发生Haff病的几率,比坐飞机掉下来的机会大不了太多。”吴永宁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他表示作为专家只能给出这样的意见,需要消费者自己去权衡。

什么人吃龙虾易中招?

发病患者中七成是女性

同在一桌吃龙虾,有的人进了医院有的则安然无恙,一家子煮龙虾吃,结果只有一人生病了。南京一个夏天几百万人吃龙虾,为何偏偏是这23个人吃出问题了?专家回应,病例高度散发,很难发现病人个体的共同点。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谢国祥介绍,对南京出现的病例分析显示,发病者没有明显的地域性。但在性别上倒是有些差异,23名病人当中女性占17例,占了74%。在病人的年龄上,主要分布在17到56岁。那是不是老年人吃龙虾就不会中招呢?谢国祥分析道,这样的推论不能成立,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不吃龙虾或甚少吃龙虾。所以专家们认为,从年龄上来看的话,发病者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北京在2000年曾报告了6例相同的病例,而这6名人病人也是分布在不同的城区的。

龙虾怎么吃才安全?

不吃虾头 不超过10只

龙虾门事件让原本爱吃龙虾的人被迫忌口,那么,龙虾如何吃才安全,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谢国强。谢主任介绍,市民购买的龙虾要遵从5条原则,风险会小很多。

1.正确选购,应从农贸市场固定摊位购买龙虾,而不是流动摊贩,挑选新鲜诱惑力的龙虾,排除已经死的,或者将死的龙虾。

2.买回家后要彻底清洗干净,去腮和肠道,充分洗刷去污,用清水反复清洗。

3.彻底煮熟烧透,由于龙虾的生长环境,体内可能有寄生虫,加上龙虾外壳较硬,因此要多烧,不能图鲜嫩。

4.食用时,应去清洁卫生有信誉度的饭店,如果感官味道有异常,要忌食。

5.使用龙虾要有度,一次进食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0只,最好不吃虾头。

尽管南京龙虾门事件已经得出结论是Haff病所致,但围绕疾病和龙虾本身八大疑问却依然悬而未决。

名词解释:

哈夫病

哈夫病(Haff Disease),即haff病,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症,在美国被称为“泻湖病”。1924年,该病在当时德国波罗的海沿岸的柯尼斯堡地区被首次发现,估计跟吃了泻湖中的鱼有关系,因此部分地区也称其为泻湖病。泻湖病一般是吃完鱼类食品24小时内出现,典型症状就是肌肉痛,无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肌肉强直,震颤,触痛,大汗,其它还有黑尿,全身不适,麻木,背痛,胃痛之类的症状。最关键的一条,CK指标,也就是肌酸激酶往往增高几十乃至上百倍。>>>“哈夫病”之谜80多年未破 均是食用水产品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