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过万你舍得辞职做全职妈妈么?

虽说这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年代,但在小编看来还是有那么一些不公的,就拿全职妈妈来说,为什么不能是全职爸爸呢?其实这个问题不必纠结,毕竟母爱更加浓烈,父爱则深沉。当你月入过万你舍得辞职做全职妈妈么?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已婚女性,事业正是红火的时候却不得不因为孩子而放弃,你真的舍得吗?

她们浪费的是社会资源

如果仔细研究相关新闻,会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一,网络调查显示,90.28%的全职妈妈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9.03%有硕士以上学历,9.72%为海归。那么剩下不到10%的全职妈妈,是农村妇女?是打工妹?如果数据倒过来,大家还会煞有介事进行讨论么?二,这些高知全职妈妈认为,职场竞争日趋激烈,压力太大,由于精力有限,使自己无法在职场打拼,因此不如回归家庭,把重心放在带好孩子上。这也算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位足够优秀的女性会认为自己无法适应职场竞争?大学生如今比比皆是,其中真正含金量又有多少?到了社会职场一打拼,不是真金自然怕火炼,结果退下阵来,回归了家庭。试问,男大学毕业生有这么宽松舒适的退路吗?另外,家庭另一半挣的,要不是能够供养全家三口人,又何敢轻言做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的本质,和全职太太并无太大差异。所谓物尽其用,否则就为浪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培养大学生是为什么?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培养大学生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你的父母早早就知道,辛苦培养你,无非是去做个妈,那还不如就让你待家里,念念《女儿经》呢。

说到底,优秀的女人,职场表现也是优秀的;不足够优秀的女人,即使做全职太太全职妈妈,也未必能处理好家庭亲戚关系,教育好孩子。

培育人才有最大的价值

一个女人,家庭外的功用是可以被替代的,但是她在家庭内的功用无可替代。她能生孩子,她能给予孩子安全感和爱,她能帮助孩子分辨善恶美丑。当一个孩子的欲望在他(她)小时候就完全被满足,他(她)未来就不会贪婪,当他(她)能在小时候就认识这个世界,他(她)未来就会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一个女人,无论在外赚多少钱,获得怎样的成就,都比不得她回归家庭在孩子身上花费心血的价值大,因为她在育人,而能把人育好,也是对社会的最大的价值。

这不仅体现在女人身上,对于男人也如是,如果一个男人能由外向内,把孩子教育好,把家治理好,这样的男人放在怎样的位子都出彩。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无论男人和女人,无论受了怎样的高等教育,都没能力把家把孩子搞搞好,于是小时候不怎样,大了也不怎么样,小家不怎样,大家也就不怎么样。也许只有当男人和女人都能认识到家庭内的功用,这个世界才会转得比较漂亮。

当全职妈妈也需要很大勇气

在美国,大约80%以上的女性在生孩子之后都会选择回家带孩子,因为在孩子三岁之前,几乎奠定了他一生的品性,一个有妈妈全身心照顾的孩子,自然生理心理全面健康成长的可能性就会大些。

当然这也和健全的法制和福利、包括日后的再就业环境不无关系。老公的工资是两个人的share account(共同账户);税收也因此可以获得减免(很多时候由于税收的问题,一个人工作甚至可能比两个人同时工作实际拿到的钱还多)。如果不从这些方面看,单看妈妈的个人成长:妈妈们即使离开职场一段时间,依然有机会回到学校进修,然后重新上岗。

当然每个国家、社会的情况不同,也不具有可比性。我们只说女性自己的成长吧。现在很多全职妈妈,一旦回归家庭,就完全放弃对自我“修炼”。脱离社会时候时间长了,朋友、同事日渐疏落,自己也完全边缘化。另一方面,女性一旦整天只围着老公、孩子转,而忽视自己心灵的成长,也会变得弱势,让家人也轻视。

所以做一个全职妈妈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不仅仅放弃的是自己的事业,还要面对各种质疑,有经济能力的女性朋友则无需考虑这么多,而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中的年轻妈妈们就需要再三思考后再决定了,毕竟经济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付出绝对不会比事业上轻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