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是常见的胃肠疾病,专家介绍对于腹泻的治疗,药物治疗很重要,但是日常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能够配合按摩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辅助治疗腹泻的推拿手法。
推拿疗法通过手法对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推拿治疗具有其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和无副作用之特点,深受病家欢迎。
推拿方法
1.补脾土:脾土穴位于大拇指桡侧边。医者用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拇指桡侧缘从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2.补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食指桡侧边从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3.清小肠:小肠穴位于小指尺侧边。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小指尺侧边从指根推向指尖100~200次。
4.顺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掌心内劳宫穴周围。医者以左手扶住患儿左手,用其拇指前端遮盖住患儿中指指根处,以右手拇指指尖端在患儿的内劳宫穴周围作顺时针方向运转50次左右。
5.摩腹:腹位于肚脐周围。医者用掌面作逆时针方向摩腹100~200次。
6.按揉中脘:中脘穴位于剑突下至肚脐的中间处。医者用右手中指按揉30~50次。
7.分推腹阴阳:该穴位于两侧季肋缘处。医者以两手拇指自剑突下沿两侧季肋缘分推10~20次。
8.按揉足三里:该穴位于膝下3寸胫骨外侧缘约一横指处。医者以拇指分别在两侧足三里穴上各按揉30~50次。
9.推箕门:箕门穴在股内侧,自膝上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医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膝向上直推50~100次,只推左侧适于水泻严重者。
10.推上七节骨:七节骨穴位于第二腰椎至尾骨间的中间区。医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尾骨向上直推100~150次。
11.揉龟尾:龟尾位于尾骨远端。医者以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
每日推拿1~2次,可根据病情增加穴位。如呕吐者可下推天柱骨穴,有热者可加“捏脊”保健穴,该穴位于第7颈椎到第5腰椎正中线两旁旁开1.5寸处。医者以双手拇指食指相对而捏自下向上捏3~5遍。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腹泻的按摩疗法,希望给患者朋友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