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好了,可是你发觉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运动了,体育成绩还不如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什么原因早成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运动呢?怎样让孩子变得喜欢运动呢?
(一)孩子不喜欢运动的因素
1.住宅的指标在上升,孩子的运动却在减少。平房到楼房到电梯公寓,人们真是越来越变得懒惰。
2.吃的越好,越不喜欢运动,肥胖的小孩比比皆是,瞧那副沉甸甸的模样,跑起路来象笨熊,所以还不如运动。
3.行的方面更差,接送孩子很少是步行,自信车比较寒颤,电动车马马虎虎,小轿车比比皆是,每一项交通工具的发明都在慢慢剥夺孩子的行动能力。
4.穿衣上面越来越高,名牌加身,穿着阿迪耐克运动服,可是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运动。
5.体育运动场地缺乏,学生没有足够的运动场所,这既包括学校体育场所,也包括社区和社会的少儿活动中心,体育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学校对学生实行“圈养教育”;而回到家中,居民楼下没有活动空间,学生们只有做“宅男宅女”。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
具备
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
6.升学考试的沉重压力,使体育锻炼被边缘化。近年来,有的地方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为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将体育纳入中、高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体育也存在“应试化”。一方面,家长和学生看重的是分数,而不是健身;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考体育,变为“纸上谈
兵”。
比如,回答足球场、篮球场的长和宽是多少,描述某一运动的特征等等。在不少老师、家长看来,孩子花那么多时间锻炼,太浪费时间,应该争分夺秒地学习,语、数、外等科目的分数高,才是硬道理。
(二)培养孩子喜欢运动
1.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兴趣
许多孩子就是喜欢在家“宅”着,有时间也不运动,他们更愿意看电视、上网或者玩游戏。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生每天都有体育课,而我国少年儿童锻炼明显不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令人忧虑。我国少儿体质已敲响警钟。调查显示,从1990年至今的20年,少儿体质一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最典
型的就是肥胖和近视。与2000年相比,少儿肥胖率增长近50%,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
2.改变重智育、轻体育的错误认识 在“望子成龙”观念和巨大升学压力下,孩子们的运动时间被学习挤占,丧失了自主锻炼意识,“喜静不喜动”
环顾周遭,我们常听到很多父母、教师这样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反映出一种可怕的国民共识,扭曲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扭曲的教育。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从孩子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就热衷于给他们报各类兴趣班,这些兴趣班多是绘画、英语、钢琴、奥数等坐着不动的活动。孩子们上学后,随着学习任务加重,运动时间更少了,“喜静不喜动”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每天做完作业都快11点了,第二天还要早起,学校的体育课上得断断续续,哪有时间锻炼呢?”。
3.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做起——
爱运动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每天和孩子运动1小时 对于明智的父母,给孩子报课外班应首选体育类——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学校、教师、家长要教育一个孩子培养顽强精神,很难;可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一切教育都会潜移默化。
让孩子喜欢运动吧!没准您的孩子就是下一个姚明、刘翔、林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