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需要对病症勤于思考 才能有高疗效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精华,中医的疗效是辩证彻底的,相对于西药来说,副作用更小。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感兴趣,觉得中医很神奇。有的人想自学中医却不知该从何开始。下面,小编为大家边介绍一位自学中医的中医爱好者,将他坚持了14年的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自学中医已过去14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感想颇多。要想干中医这行当,不论当民间医生,还是执业医生,都要具备三要素,或者中医人成功三要素:自信,善思,疗效。

第一要素自信

我是一个自学中医的人,头12年没有老师学,因自考须临床实习,才跟老师学了一阵。我的主要老师就是医书,药书。当我看中医书籍时,好心人劝我,自学中医是学不好的,绝大多数人怀疑我,但人坚信中医能自学成功。当我帮人看病时,怀疑的语言,歧视的眼光一齐扫射着我。我从不畏惧,因为我知道,患者大多数到医院,诊所去看过没治好,找我看,无非是“急病乱投医”,碰碰运气。当我帮人治好后,许多人说“守株待兔碰着的”。当我帮很多患者治好后,怀疑和歧视才渐渐离我而去。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成功是自信的结果。现在我治病,治好在80%以上,并且逐步形成治疗风格:

(1)敢于断病,治得好的病,患者应该服多少剂。

(2)从来没治过的病,明确告诉患者,服几剂后,能见效,我的把握性有多大;不见效,我就停止治疗,患者另请高明。

第二要素善思

善于思考,特别是自学者尤为重要。怎样善思?其法有六:

1,读好经典。虽然古今差异太大,但是现在中医大师们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如古代大师们的所著的经典。因此读好经典,为学中医第一任务,到现在30%-50%的经典本人已熟读并有心得。

2,系统地学习中医,如参加自考,及时了解中医现状:中医专著,报刊杂志等。

3,精研方剂。方剂是中医的精华所在,是治疗的工具,在研究方剂时,广泛地阅读不同学者对此方的不同解读,比较,分析,综合,去伪存真,明确方剂所治疾病的病位,病性,明确方剂的证侯,主症,配伍,剂量等。我一般熟习和背记方剂在300方以上。

4,诊断疾病时,问诊要详,望诊要准,切诊要静(静心思考),闻诊要明(明白)。除四诊外,化验,检验要懂。

5,提高疗效,须反复考虑:诊断是否正确?归纳证侯是否正确?处方是否正确?选药是否正确?药量是否正确?

6,经常总结,整合治疗理念。“温故而知新”,及时总结,才能提高技能。及时整合理念,才能使混乱和矛盾解决,使中医理论上升。

善思是以勤劳为前提的,实事求是地说,我每天不看书就心慌,每天不思考临床就心烦。

第三要素疗效

高疗效是民间中医生存的根本。我的患者首先是我的亲朋好友主动自愿找我看,治好了,他们把他们自己的亲朋好友又介绍给我,我从来不主动找患者看病治疗。所以于情于理,疗效好,我才有患者,怎样做到疗效好?疗效第一?必须做到:

1,医患同心,充分沟通,互相信任。

2,诚实对人,敢于断病,从不宰人。医不医好,明确告诉;服多少剂,明确告诉;用多少钱,明确告诉。

3,医技必精,疗效才高。千方百计动脑筋,刻苦钻研练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