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绪在大学生里是普遍存在的,基本上都有过或轻或重的不良情绪困扰,且有些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加以适度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刚迈入校园的新生们。而如何自我发现并调节不良情绪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我们都无法逃避自己的不良情绪,必须去面对。不良情绪产生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不尽如人意,带给我们烦恼和忧愁,但生活的主旋律是快乐,如果想快乐,我们当然就是快乐的!不要让不良情绪夺走我们的快乐,多多注意对自己的情绪的调节,让我们每天都有好心情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大学不应该都在忧愁里度过,青春应是充满活力的,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尽情地享受我们美丽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的情绪问题,越来越深的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甚至以后的各方面的发展。青春期的我们,偶尔会在学业中迷惘,会在感情中牵绊,也会在工作中困惑,由此产生各种情绪问题。情绪问题一般是指大学生消极情绪(减力情绪)或称负情绪,是积于不幸事件而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另外,情绪问题也不排除因高兴事件引起的高度兴奋,对身心造成危害。两个方面合称劣性情绪。劣性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过度的情绪、情感体验会引发心理和生理的病变。基于此,各方要重视大学生的情绪问题。
(一) 大学生的情绪多样,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大学生情绪极其丰富又极其复杂。从人的生理发展分段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14~25岁),这一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一阶段完成。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处于心理断乳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人、事、社会等各种现象特别关注,对友谊与爱情执著追求,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拥有许多积极情绪(增力情绪)。但大学并不是伊甸园,也有竞争与压力。考试不及格、朋友误解、恋爱失败、甚至天气变化等都可以导致消极情绪(减力情绪)的产生。
其次,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大学生群体兴趣广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轻气盛和从众心理,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且情绪容易波动,犹如急风暴雨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激情性和冲动性。不好好调节容易酿成负面后果。
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不良情绪非常了解,大部分的学生不了解或略有了解。焦虑紧张、抑郁消沉、无聊烦躁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遇到问题有愤怒难平等不良情绪。63%的同学偶尔出现不良情绪,26%的同学有时会出现,剩下那部分很经常的出现不良情绪。多数同学的不良情绪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不过也有一些同学的不良情绪的持续时间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
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生理因素对情绪有影响。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常会影响情绪;且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奏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有研究认为,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呈现一种周期性的盛衰节律,它们的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和33天,并有如下表现:
1.当三者均处于高峰期时,人就处于身心最佳状态,精力充沛、生机勃勃、愉陕豁达,而且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2.当三者均处于低谷期时,人的各种机能效率会降低,同时体力和智力的不佳也会加强已有的情绪低落状态。
3.当三者处于临界状态时,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过渡期,肌体协调性差,易出现差错,情绪也容易波动。
其次,是个人性格的差异,这方面也有着先天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
不可遏止型。这种类型的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兴奋相对抑制过程要更强些。这种人的外向性格较为明显,好斗、脾气暴躁、精神负担重。
活泼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较为平衡,虽然易兴奋,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临各种应激情境时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安静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很难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表现为平静、冷静,具有较强的忍耐力,能够宽容别人,有时也表现得有些压抑,但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弱型。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不同类型的性格使得学生在同一类问题上的认知不一样。例如,同样是竞选班干部落选,有的人痛苦、失望、烦躁、易怒,有的人却心态平静;同样是考试得了60分,有的学生十分满意、高兴,有的则伤心不已。片面的认知方式和错误的观念,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
第三,有许多学生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周边环境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因素。由于大学扩招,社会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对人才要求高、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程度。
学校因素。填鸭式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不利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情绪的成熟。
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而个人前途问题、生活琐事、情感受挫、生活压力及身体不适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良情绪的产生。如:机械院的某同学因辩论赛与学习的冲突产生不良情绪,工管院某同学因减肥产生不良情绪,还有一些网友说看到身边的人越来越优秀而起的一种自卑情绪等。另外,还有接近80%的同学表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或比较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 不良情绪如若不加以重视,对个人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1) 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焦虑、悲观、紧张、对人敌意、严重猜疑的人患下列疾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一
倍,比如气喘、头痛、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消极的情绪如果时间长久,还容易患癌症。
2) 对自己的学习不利。经常处于情绪不佳的同学,总是把精力消耗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如上课老是想一件无关紧要的
小事,为此感到很焦虑;明明自己不遵守纪律,还认为是
老师和自己过不去,对人充满敌意;别人在一起小声说话,他就怀疑这是在说他的坏话等等,如果一个同学整日处于
这样一种状态,是很难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的
3) 对人际关系不利。人在发怒时,对事物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人对事“没好气”;而在暴怒时,则更要寻找发泄对象,迁怒于人或器物。如果经常处于不良情绪,别人必然避之
不及了。
4) 对自己所在集体不利。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但影响自己,而且还对集体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调查结果里也有不少同学都表示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困扰。我们需要加以重视。
(四) 对于不良情绪的调试方法有很多,具体如下:
(1)转移注意力法。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比如运动、放松、音乐、享受一顿美食、欣赏美丽景色、读一本好书、和朋友相聚、记日记,写下自己的愉快感受等等。
(2)理智控制法。具体分为五种:
a. 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有不幸或挫折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方法,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护自己,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
b. 自我暗示法 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像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自我暗示分消极自我暗示与积极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指导和暗示作用,来调适和放松心理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我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影响情绪。
c. 自我激励法 将情绪激起的能量调节、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每个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积极激励自己的良好情绪,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
d. 心理换位法 与对方换一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通过将心比心,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从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圈子,打消那些不良的情绪。
e. 情绪升华法 升华是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高水平的宣泄,是将消极情感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把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闪光点相联系,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3)合理宣泄法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如大哭一场、体育运动疗法、模拟宣泄 、向亲人或亲密的朋友倾诉等等。
(4)放松疗法
音乐疗法 通过音乐可以改变心境,如感到紧张,焦躁时,先听狂热的摇滚乐磁带,再听莫扎特的曲子能使心境放松。
色彩疗法 情绪消沉低落时,应到一个充满温暖、色调明快的气氛中去,避免处于黑色或深蓝色的环境中,也应避免穿黑色或深蓝的衣服,烦躁和愤怒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红色。
放松训练 心情不佳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放松全身,或者是通过自我催眠、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入静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想象曾经经历过的愉快情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调查中的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顺其自然、写日记或博客、做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如听歌、逛街、玩游戏等来排解是最常用的方法。几乎没有同学是通过寻找辅导员或老师或是心理咨询来帮助调试自己的不良情绪。小部分的同学倾向于找朋友或家人倾诉,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或阿Q式的精神顺利法来调试。
(五)大学生应该让自己的心态日趋成熟,掌握好调试自己情绪 的方法非常重要,但是心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调查中有60%的同学们反映,面对不良情绪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只是有时有效,所以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我们的调查中也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的学校进行过如何调试情绪的讲座或授课,其他的没有。而且,有83%的同学也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如何调试不良情绪的教育。自己学会给自己减压不是件难事,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学会情绪自制,偶尔也要屈服······我们都要懂得,无论何时都要保有一颗快乐的心。
文章综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情绪状况,不良情绪产生原因,认为加强了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指出大学生不良情绪来自许多方面,且对自身学业及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强重视及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大学生健全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