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临了,教师被人们称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正是由于职业因素,饱受职业病的折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老师们该停下忙碌的工作,好好审视自己的健康。
一、背景——教师是流行感冒易感人群,偏瘦比例较高
9月8日下午,广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某小学为该校的30余名老师进行了体质测试。据了解,今年内该中心已经为全市超过800名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同类测试。测试结果初步显示,广州的老师平均每13人就有1个偏瘦,与事业单位领导、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职业人群相比体形最苗条。该中心此次只公布了部分项目的初步结果,最终结果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教师人群的偏瘦率为7.7%
今年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已经对市内近1400名从事脑力劳动的非公务员人群进行了体质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反应、台阶指数等体质指标。在这一千多名自愿参与者中,有800多名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大学、天河中学等3间中学以及龙口西路小学、汇景小学等6所小学的教师。
该中心初步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领导的超重及肥胖率最高,企业管理人员次之。而教师的肥胖率为3.6%,超重率为20.2%,与其他职业相比均为最低。如果区分性别,女性中教师人群的超重及肥胖率为最低,其次为女性企业管理人员;男性中科研人员的超重及肥胖率为最低,其次为教师群体。
除了超重率和肥胖率最低以外,结果还显示教师人群的偏瘦率为7.7%,高出其他人群近一倍,相当于平均每13人中有一个人偏瘦,使教师成为这几个职业中名副其实的最苗条的一群人。
超过一半的老师感觉迫切需要休息
除了进行体质指标的测试以外,广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还设计了一份调查量表,列出躯体感觉、心理感觉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各种亚健康症状,要求受测试者们1~5的数字反映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
中心把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教师在“咽喉干燥、疼痛、异物及紧缩等不适感觉”这一调查条目上的得分毫无意外地“傲视”其他三个职业,说明教师人群的咽喉不适情况在这三个职业中情况最严重。而在“疲乏无力、困倦”、“头晕头痛,或肌肉及关节疼痛”两项上,教师群体得分比事业单位领导、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都要高。有超过一半的老师表示至少有时有“盼着早早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的感觉。
身体疲劳咽喉过劳多处于焦虑状态
“另外,一般来说我们都把教师当作脑力劳动者,但实际上教师讲课时通常采取站姿,讲课时需要来回走动、做出各种手势配合讲解,比单纯的脑力劳动者体力支出往往更大,在保持体形方面也有一定作用。而疲乏无力、困倦、头晕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等躯体症状教师比其他职业的人群严重,也是这个原因。”
慢性咽喉炎是不少老师的职业病,尤其是部分中小学还没有在教室里配备麦克风,老师们在讲课需要扯着喉咙,对于一些位于闹市的学校更是如此。身体疲劳、咽喉“过劳”再加上工作地点人群密度相对较高,这几个因素都会使他们成为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
教师人群在焦虑状况的得分都高于其他职业,说明教师人群在教学任务和学生工作的其他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教师人群在焦虑状况与事业单位领导、企业管理人员相差无几,只是与科研人员相比有明显差异。老师们觉得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常常首当其冲。
二、教师保健面面观
吸入粉笔灰是否致病
教师常需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在45——50分钟的一节课里,就要擦写数次,下课时,往往在手上、袖子上,甚至头发、肩膀上都留下一层白色粉笔灰。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工作20——30年后,消磨了数以万计的粉笔。不可避免地从鼻孔吸入一些粉笔灰。吸入粉笔灰是否致病,是广大教师至为关切的问题。
粉笔是由石膏制成的。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石膏性能稳定,无毒。数千年来,中医用生石膏(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钙CaSO--4·2H2O)煎服,外用煅石膏(熟石膏)敷患处。认为能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生肌敛疮。
用粉笔书写板书,是将石膏粉末涂在黑板上。擦拭黑板时,石膏粉尘(粉笔灰)在空气中短暂飘扬后坠落在黑板附近的物面和地上。其颗粒较大,多在100微米以上,较重,落下较快,在空中飘浮时间短。
据劳动卫生有关资料,生产、生活环境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直径在10——20微米以上者,经鼻孔吸及时多数被鼻毛、鼻、咽、喉部阻挡,附着在粘膜小气道及肺泡。若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硅、石棉),在肺泡及小气道中积存较多,将对人体造成损害。
由上述可知,粉笔灰尘的颗粒较大,大多不会吸入到下呼吸道,又加上石膏本身对人体无毒,医学界至今也尚无因吸入粉笔灰引起肺部疾病的报道。我国劳动卫生部门,在职业尘肺的有关规定中,也没将粉笔灰作为肺的病因。
尽管粉笔灰对人体并无大害,然而我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每天都要用粉笔作板书,每天都生活在擦拭黑板后的粉笔灰尘中,仍可引起鼻、咽、喉部不适。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教师不可能不用粉笔写字,更不可能带着口罩上课。
因此,研究推广无灰粉笔,逐步推广用荧光笔在搪瓷板上书写,或使用书写投影仪、幻灯等,不断更新教学设施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增进教师健康仍然中必要的。
教师的疾病特点
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以个体脑力劳动为主,在教学中他们形成了独立思考的职业习惯,事业心、进取心和自尊心都较强。当事业受挫,进取受阻,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评价或尊重时,有些意志薄弱的教师会转向消极的心理状态,郁郁寡欢或愤世疾俗,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年教师,他们在学校往往独当一面,承担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是教育工作的骨干;而在家中又是家庭的支柱。因中年教师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经济不宽裕,生活较清苦,常为一家老小的衣食问题操心。特别是中老年女教师,她们在校当"妈妈",回家又要当"媳妇",精神及体力的负担都很重。据有关调查资料,教师患病有如下特点:
1、恶性肿瘤多,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教师生命的威胁最大。
2、心脑血管疾病为第二位死因。由于教师工作负担重,日均工作时间多达10个小时以上,平时体育锻炼少,有资料表明,60.46%的中学教师,70.06%的小学教师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许多教师想进行身体锻炼,但苦于没有时间,因而心脑血管弹性差,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很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多,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的患病率相当高。有资料报告,教师的胃病患病率为15-25%,这与教师平时精神紧张有密切的关系。
4、有些地区教师肝病患者增多。尤其是乙型肝炎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传染机会多,治疗效果不大理想。
5、胆石症的患病率颇高。有报告称,教师患有胆石症的发病率为5.7——8.1%,这是由于教师多坐、立,少运动和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身心状态长期不健康所造成的。
6、教师中罹患的疾病多数是慢性病,而且常常一身兼患数种疾病。
以上情况说明有部分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因长期埋头工作,不注意劳逸结合,忽视自身保健,久之积劳成疾,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神经衰弱等。有的教师患病后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担心子女的抚养和全家生活的安排,从而产生严惩的精神负担,导致心理病态和心身疾病。教师要做到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自身疾病,促进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应注意学习一点有关的卫生保建知识,学会按科学规律办事,这是提高教师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保健“四注意”
教师的工作有三大特点,即说话时间多,站立时间多,伏案时间多.由此容易产生的职业病是咽喉炎,腿部静脉曲张,颈腰椎病和神经衰弱等。那么,怎样来预防这些疾病呢?
首先,注意嗓子保护。一是讲话时间不宜过长,声音不宜过高,课间可穿插提问,练习等.特别是患感冒,身体疲劳,女教师经期更应少讲话,切忌大声喊叫;二是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常饮茶最好用中药胖大海泡水喝;三是患急性咽炎时要及时治疗。
其次,注意下肢保护。站立讲课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青年教师如不注意,老之来临时,便会出现小腿血管暴露,弯曲如蚯蚓,重者下肢可能出现浮肿,乏力,小腿皮肤溃疡等.要预防,一是减少站立时间,讲课时可慢步走动;二是加强肢体锻炼,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等;三是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劳,又有使你安然入睡。
其三,注意颈,腰椎保护。伏案久坐易患颈,腰椎疾病和痔疮,伏案备课或批改作业也易使体质变弱,视力下降,工作紧张易患神经衰弱和失眠。久坐还可导致血液在动脉沉积为高血压,冠心病埋下隐患。预防这些职业病除领导关心,定期体检外,教师本人也要注意,太案时间不宜过长,中间做些扩展胸部,扭转腰肢,活动四肢等运动。眼睛疲劳时,可上下左右活动眼球,也可站在窗口或阳台极目远眺,可解除疲劳。
其四,注意营养调节。教师脑细胞活动很大,这就要求多供给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有芝麻,花生,核桃,杏仁,鱼,虾,豆类,南瓜和新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