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分型及治疗方法

专家们将亚健康人的表现分为“紧张型”与“放任型”两种。

“紧张型”的人只要稍有身体不适,就赶紧往医院跑,开很多药存放家中,甚至连可动可不动的手术也“一刀了之”。

“放任型”的人则与此相反,他们常常为了学习、工作而“透支”生命,尽管十分疲劳,但仍然咬牙支撑着。这种人精神虽然可嘉,但却不尽科学,如果病倒,治疗需要加倍的时间和经费。如神经衰弱、衰老、胃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重病及慢性病的恢复期、疲劳综合征等,均属于亚健康之列。

亚健康状态产生原因十分复杂,过度疲劳是首要因素;其次是人体的自然老化;重大疾病的前期,人体的组织器官虽然没有出现器质性或占位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另外就是人体的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关专家提出,对于大量存在的亚健康者,我们应当积极推行新的医疗模式。从现在的医院诊治模式转变为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从单纯生理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三结合;从单纯中医、西医诊断、中医用药,转变为以中医药为主导,中西医相结合的传统、现代和自然疗法相结合。

第一种医疗模式,是鉴于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有着必然的影响,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在临床中,在进行生理治疗外,还需采用包括暗示、生物反馈、心静放松、慰藉与思想疏导在内的各种心理和社会进行综合治疗。

第二种医疗模式,即医疗保健向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充分运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网络,以及其它的当代通讯高科技,使人们在社会和冢庭直接与医疗中心沟通。建立远程诊疗远程干预、远程咨询和远程医疗。即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处理问题的办法。

第三种医疗模式,是大力开展中西结合,利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独特优势,进行因人、因地、因时辨证论证。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面对大量存在的亚健康者,1999年,卫生部就将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列入“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重大技术和关键问题”之一。

预防医学养生保健专家们除了劝诫人们重视亚健康,走出亚健康的同时,还开出了一份“健康处方”。

均衡营养: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为脂肪类营养是大脑运转必需的,缺乏脂类将影响思维。维生素要多吃,因为当人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时,体内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

保障睡眠:睡眠应占人类生活的1/3,它能增强人的免疫力,以抵御邪气。

心情宽松:人在社会生存,难免有很多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

晒太阳提神:在上午兜照半小时对经常萎靡、有忧郁倾向的人很有效。

了解生理周期:每个人的生理周期都不一样,找出自己精力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活动。

劳逸结合,张驰有度:不能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无规律的生活中。

静坐放松: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静坐,可以调整全身的脏腑和气血的运行。

每周远离喧嚣的城市一次:郊外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能调节神经系统。

午后打盹半小时以调节放松和恢复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