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安眠药危害巨大

安眠药是一种可以帮助失眠人士快速入眠的新时代药品。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对人体伤害极大。当下人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巨大,多数人患有失眠症,喜欢服食安眠药。下面小编将为这些特殊人群科普一下安眠药的有关知识。

疗效:中药安眠药只是“安慰剂”

配偶去世或被诊断出癌症后感到精神紧张,或者坐飞机出现时差,又或者患上失眠症,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这时适当服用安眠药是很好的选择,能起到镇静的作用,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紧张,有效诱导睡眠。安眠药应按需服用,如果估计自己可能会睡不着,就毫不犹豫地在睡前15分钟服用,而不是翻来覆去熬到半夜两三点才服药,以免药物起效很晚导致次日白天不舒服——有的人误以为是药物有问题。

安眠药除了通过催眠成分起作用,还能形成睡眠的条件反射——研究发现,很多人吃的安眠药被换成没有催眠成分的安慰剂后,照样能够睡着。治疗失眠障碍应选择主流的催眠药,也就是西药,而一些号称能够催眠的中药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其对睡眠有帮助,但患者服药后往往会感觉“有效”,其实就是安慰剂的作用。

副作用:服安眠药次日开车容易出事

安眠药诱导的睡眠跟自然入睡不一样,在深度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上有所不同。而且安眠药有副作用,例如大量患者服药后在半夜就醒过来,有的还出现梦游现象。除此以外,人们还关心以下几个问题——

吃安眠药会上瘾吗?会的,患者会形成行为习惯和生理依赖。以安定等“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为例,行为习惯的形 成需要数天到数周,患者出现了“吃药—睡觉”的条件反射,不吃药就没法睡着,幸好这种习惯在停药后消退得比较快;生理依赖的形成则需要长达数月,而停药后很少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后会有寻药行为,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而新一代的非安定类安眠药安全性很高,副作用较少,不用担心太多。

吃安眠药会有生命危险吗?人们知道过量服安眠药相当于自杀,但很少想到服药后开车、操作机械等也可酿成致命事故。多项大型研究发现,服用安眠药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特别是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及抗焦虑药患者的总体死亡风险高出36%。人们在服用某种安眠药后的次日即使觉得很清爽,但警觉性仍然比没有吃药时降低,出车祸的概率较高。如果觉得没把握,就最好不要开车了,而值班人员也不能吃安眠药。

高质量的睡眠对记忆力和学习有重要意义,可以令大脑变得更敏锐,注意力更集中,更不容易遗忘,有利于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并且加以巩固。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事实和想法的记忆,另一种是对系鞋带、刷牙、打字之类技 能的记忆。美国有研究显示,一些主流安眠药中的催眠成分对这两种记忆都有不良影响。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出现记忆衰退,但除了药物的作用,也有可能是长期失眠本身造成的影响。

建议:睡前可以读读不太有趣的书

睡觉休息不是懒惰,而是主动对身体进行修复,可改善情绪和记忆,让大脑在次日保持清醒。然而,大多人早就不知道清醒、警觉、注意力集中是什么滋味了,睡眠只能靠安眠药维持。人们之所以需要安眠药,是因为没有把睡眠当成是身体的恢复,便减少了很多的睡眠时间,然后要求自己每晚必须快速入睡,于是安眠药便成了他们的宠儿。按照自然节律睡眠就好,在睡前让自己安静下来,可洗漱、整理衣物、读一本内容不太有趣的书。安眠药不要长期服用,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远而言最好是形成固定的睡眠规律。

安眠药虽有效,服用需谨慎,安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