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症状3面观 脂肪肝的食疗八法助逆转

 脂肪肝是常见肝病,早期脂肪肝症状隐匿,不易被发现,长期以往便导致肝病的恶化。脂肪肝是后天代谢疾病,早期脂肪肝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只有尽早发现脂肪肝的症状才能采取适合脂肪肝的食疗方法,避免疾病的恶化,导致脂肪肝的病情不易控制,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了解脂肪肝的症状很重要,那么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

脂肪肝的症状一、恶心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的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症状。呕吐是指将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入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肝胆胃系统疾病常伴有恶心、欲呕或呕吐的症状,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乙型、甲型等)、肝硬化、急慢性胃炎等。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

脂肪肝的症状二、食欲不振、乏力:

此为肝病常常伴有的症状,若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腹胀、肝区隐痛等,排除了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应怀疑患有脂肪肝的可能。

脂肪肝的症状三、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

蜘蛛痣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径可以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针)火柴棒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退色,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脂肪肝的症状都有哪些了,就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于这些症状引起重视,在症状出现的时候,尽快的开展治疗措施,避免脂肪肝的病情的恶化,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出现脂肪肝,一定要及时治疗,脂肪肝的治疗应当以饮食调理为主,采用适合脂肪肝的食疗方法可达到逆转的效果。那么脂肪肝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1、控制热量摄入,以便把肝细胞内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应逐步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范围内。以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可给热能 84~105千焦(20~25千卡)。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米)-105(或100),男性165厘米以上减105,而女性和男性165厘米以下者减100。

2、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按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每天可给脂肪0.5~0.8克,宜选用植物油或鱼类食物等;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体重可给2~4克,食用糖的摄入不宜过多,肥肉、猪脚、动物内脏与蛋黄等含脂肪高的食物要尽量控制。

3、高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可给1.2~1.5克,高蛋白可保护肝细胞,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等。

4、保证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供应,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进食过多。

5、限制食盐,每天以6克为宜。

6、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7、含有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麦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

8、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和酒类等。少用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需警惕脂肪肝的症状,及时发现并进行确诊,脂肪肝患者只要坚持以上脂肪肝的食疗方法,可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