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阳气生发,天气干燥而多风,稍不注意就会带来上火、干燥、急躁等一系列不适,这些症状就是“春燥病”的征兆。那么引发“春燥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就来看小编的详细介绍吧。
人体水分缺失
从立春开始,人体肝、胃、肺等内脏器官中积蓄的内热,就慢慢散发出来,出现“春燥”。加上北方春季干燥多风,人体水分容易通过运动出汗、呼吸等形式大量丢失,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失调,继而引发出“春燥病”。
内热发散引春燥
冬季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人们穿起厚厚的棉衣或皮裘,喜欢吃热气腾腾的饭菜,喝烫口的热粥、热汤,一些人还喜欢喝点小酒。这些,在冬季看来是必要的,但是却使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或痰热。到了春季,郁热被风气所鼓动,就会向外发散,人们就会出现相应的病患,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春燥”。
吃辣椒、羊肉等辛辣食物
另外,不少人还保持着冬季的饮食习惯,比如爱吃辣椒、羊肉等辛辣食物,很容易内积燥热,让内火上身。
居住环境中湿度的降低
其中,居住环境中湿度的降低,也容易让人缺水。其实,很多春季常见的疾病,都可能因“干”而起。
生活不规律
工作压力变大,久坐对着电脑、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身体,导致上火、心情郁闷、恼怒急躁,也会引发“春燥病”。
要想在春暖花开的春天摆脱春燥的困扰,就一定要找准原因对症治疗,这样才可健康的过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