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为何对亲人不能好好说话?

生活中我们在接到亲人电话时总是会出现不耐烦或者厌烦的情况,但是当我们挂断电话时又觉得很后悔,甚至觉得刚才的自己很无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什么让你对亲人不耐烦

也有很多人会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应该对亲人们耐心点”,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每次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或者回到家里面对他们的时候,那种不耐烦好像已经成了习惯,不好听的话顺口就出来了。事后自己也后悔,但是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其实,当我们对亲人表现出来不耐烦,是烦躁情绪的外露,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内心里的“规则”在作怪

我们内心里潜在着非常多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都是看不见的,也是察觉不到的。其中能引起人们烦躁情绪的规则就是“必须”“应该”或者“不应该”的规则,一旦身边的人说法或者做法不符合这些规则,那么就会引起烦躁甚至是愤怒的情绪。比如,当你正在和同事热聊工作创意的时候接到亲人的来电,内心里的规则呈现出来:“他们应该知道我很忙”,“他们不应该在我工作的时候打电话”。

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更“完美”

为什么我们会对别人更耐心?因为我们更重视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否是完美的?所以,当接到亲人电话的时候,你会担心自己的工作形象被打乱了,所以想尽快挂断电话。而如果电话再一次的响起的时候,烦躁程度就会增加。

亲人的话语更像自己而被触动

其实我们对亲人都有不满意的那部分,尤其是父母年老表现出脆弱犹豫的那一面,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受和面对的,而这些可能也代表着自己脆弱犹豫。所以,当父母多次打电话过来表示担忧的时候,我们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正好触动了内心里那个弱小的自己。

可以这样做

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改变的开始。因为,我们不想让亲人因为自己的言语和态度而感觉受伤,也不想看到他们伤心而暗自流泪。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点做做改变。

平时多陪伴亲人

都说家是避风的港湾,不论我们在外如何艰苦拼搏,如何受尽委屈,只有家里的亲人在不讲任何条件得接纳你。即使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小小的摩擦,但是和亲人之间是心相系的。陪伴亲人,可以获取安宁和谐的家庭氛围所带来更多的力量。

多一些交流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化解任何矛盾所必备的,沟通的要素就是语言。在家里和亲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讲讲工作中的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静静地听他们想表达些什么,也可以说说孩子和亲人之间所发生的好玩的事情。在家里笑声多一些,我们在外的工作会更顺利一些。

善待亲人也是善待你自己

我们和亲人之间都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脉联结,内心里那个不论是脆弱的还是坚强的自我都有着亲人的影子。所以,当我们对亲人失去耐心的时候,其实也是对自己不够耐心,不能够接纳自己。所以,要善待亲人,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接纳自己才会减少烦恼。

家门前的“烦恼树”

“烦恼树”并不一定是树,可能是一件小挂饰或者其它你认为可以承载你的烦恼的物品。把它挂在家门上,每当下班回家,走进家门之前,先把自己在工作中一切烦恼都和这个“烦恼树”说一下,然后一切工作中的烦恼都留给它暂时保管,换一副好心情好笑容来面对家人。

结语:很多时候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我们的真实意愿,很可能都是自己的一些潜在心理在作祟,如果你也收到这样的问题困扰,不妨照着上述方法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