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身体应对过多糖分

 很多朋友都喜欢吃糖果,而身体可能都不能消化过多的糖分。数据显示,圣诞期间,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日均糖摄入量均超标3倍多。近日,美国杂志也盘点了糖的危害。为您总结糖到底是如何伤害人体的,而小编带大家看看如何应对过多的糖分。

1.让肝脏变胖

果糖会加快肝脏细胞储存脂肪的速度,长期的高糖饮食,会导致脂肪像一个个小球一样,聚集在肝脏周围,是“非酒精脂肪肝”的前兆。数据显示,1/5的英国人被这个问题困扰,50岁以上的男性是高发人群。

预防建议:要尽可能减少糖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限量饮酒,坚持适量锻炼,有助于清除肝内脂肪。

2.使你变成大胃王

果糖是瘦素激素的大敌。瘦素激素的功能是告诉大脑:“我已经饱了,快别吃了。”但众多研究发现,长期吃糖太多会扰乱身体向大脑发送信号。体重超标和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会减缓释放瘦素激素,导致已经吃饱了但还是觉得饿。

预防建议:想吃糖的时候,就赶紧步行15分钟吧。研究人员发现,步行15分钟,能将人对巧克力的渴望降低12%。

3.诱发头痛

伦敦头痛方面的专家安迪·道森博士说,因为偏头痛多数是由于变化引起的,如睡眠、饮食的改变等。当你吃糖过多时,人体需要快速反应来应对它,血糖水平会突然到达峰值,随后又陷入低谷。这种变化就有可能引发头痛。

预防建议:了解糖分的不同名称和说法,警惕成分表中出现“糖”、“糖浆”等字眼的食品。

4.加速皮肤老化

血液中的糖会附着在蛋白质上,并产生“危害分子”——糖化终产物(AGEs),它们不仅会破坏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等蛋白纤维,导致皮肤出现皱纹或松弛下垂,还会使身体的“天然抗氧化剂”酶失效,招架不住紫外线等的外部侵害。

预防建议:一定少喝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饮料,即使是听上去很健康的“鲜果”奶昔,含糖量也非常高。不过,没必要担心水果中的果糖,因为水果纤维会降低糖类在体内的转化。

5.增加血管压力

英国莫里斯顿医院内分泌和糖尿病顾问戴维德·皮莱斯博士说,糖除了会扰乱胆固醇外,还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冠状血管特别薄,任何狭窄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可能诱发心脏病。

预防建议:别被加工过的所谓“全谷物”食品欺骗。精米和白面含糖量较高,升糖指数也较高,应有意识多吃粗粮。

6.让人没精神

甜食会让你暂时心情变好,并感到能量充足,但研究表明,糖类带来的这种好处,只能维持30分钟,之后便消失殆尽。这会让人陷入恶性循环,不断地想吃甜食。此外,糖分还会刺激睡眠“调节器”——血清素的产生,导致人昏昏欲睡。

预防建议:当你感觉没精神时,别向巧克力“求助”,不妨吃点水果或来个水煮蛋。

7.导致糖尿病

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只要多摄入由糖分转化而来的热量150卡,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高出1.1%。如果已是糖尿病患者,糖分带来的麻烦会更大,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留在血液里,严重损害整个人体机能,服药效果也会变差。

预防建议:务必警惕“隐形糖”。来自含糖饮料的糖分仅占你摄入糖分总量的1/3,一定要仔细阅读食物标签,番茄酱、速冻食物、牛肉干、面包等都含有不少糖分。

8.诱发心脏病

英国心脏病专家、伦敦皇家医学院肥胖组专家成员马洛特拉说,糖会导致人体内的尿酸、坏胆固醇升高,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从而导致心脏病、中风风险增加。“在我的门诊中,有些人体重正常也不是糖尿病患者,却心脏病发作。我认为,糖摄入过多可能是主因,但这点很多人没意识到。”此外,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风险高出48%,心脏衰竭的风险高出65%。

预防建议:了解食物大致的含糖量很有必要。一般来说,一罐苏打水含糖量为12克;一片全麦面包含糖量为8克;一块奶油糖含糖量约20克;一瓶500毫升的甜味饮料含糖量约40~50克;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可能超过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