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菜再吃主食有助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饮食习惯,这样也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报道表明,科学的进食顺序,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蔬菜成“先锋”升糖能延缓

糖尿病是一个和吃密切相关的疾病。日本学者对糖尿病患者用餐顺序的建议是,先进食占每顿食量一半的蔬菜、蘑菇、海藻等菜肴,然后进食肉、鱼、大豆、乳制品等含蛋白质的菜肴,最后进食米饭、面包、面条和芋薯类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水果。研究者发现,糖尿病患者组中,如果是先从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开始吃饭,就餐过后两小时,其血糖值平均达10.8mmol/L;若先吃点蔬菜再吃米饭,这一数值则是8.9mmol/L。后者的血糖值明显降低,且变动幅度也减小了很多。在健康人对照组中,研究小组也发现先吃蔬菜或先吃饭对血糖值的类似影响。

从膳食摄入吸收的角度,营养学者都认为,以蔬菜→主食→肉类→汤的进食顺序,确实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帮助。

上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顺序不管是蔬菜→主食→肉类→汤,还是蔬菜→肉类→主食,其共同点都是推崇首先应进食蔬菜。其中的原理可能是,蔬菜里面含较多膳食纤维,可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从而延迟糖分在小肠里的吸收,进而延缓了餐后血糖剧烈升高。另一种原因可能是人们往往习惯开始吃得多,所以哪种食物升高血糖速度慢,就应该先吃、多吃。

改顺序不改分量

这种调换食物品种进食顺序的方法的确对糖友控制血糖有所助益,然而,改变进食顺序,并不代表要改变饮食结构。各类营养素的摄入要控制在标准当中,确保营养。

根据营养均衡的原理,如果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所占比例固定的话,则与以上饮食顺序可能矛盾。如果蔬菜进食过多,则势必影响主食及其他食物的总量。而且如果完全把所有的食物全部分开来吃,与我们目前的饮食习惯明显不同。

中国人喜欢烹饪,在此过程中会把很多原材料混到一起,很难做到每样东西分而食之。不过,如在饭前先进食一些生的高纤维蔬菜会有裨益的,也是可取的,然后在进食过程中有所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其体重指数、胰岛素缺乏程度、胰岛素升高程度均有所不同,其血糖变化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要保证营养均衡,就要注重个体化饮食支持,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营养均衡尤为重要。倘在确保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多吃蔬菜或先吃蔬菜能对血糖有控制的话,自然会益处多多。当然,是否严格控制饮食顺序,怎样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目前也有学者提出在用餐时增加咀嚼次数,可以较快获得饱腹感,以减少食物摄入总量。这些想法为糖尿病患者形成专门、简洁、实用的饮食规律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因此,从科学的饮食的角度来讲,改顺序不改分量,不仅确保营养,而且还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