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合理补充矿物质更重要
  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GB8537 -2008)于2009年10月开始执行,原标准中标示主要阴离子含量范围和pH值范围的规定被取消,引起专家和消费者关注。

  此前有商家宣传pH值偏碱的水利于健康,这让很多消费者在选用包装饮用水时,具有一定倾向性,而事实上,饮水的酸碱值对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指出,水里的pH值一般呈现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其变化相对于人体的中和能力来说非常微小,对健康影响可忽略不计。

  我们吃的食物所含酸碱物质数量远远高于饮水酸碱物质量。身体是有很强的缓冲能力的,保障我们吃很多酸性和碱性食物的同时,仍然保持健康。饮水更不必拘泥,果汁是pH酸性的饮品,但你能说长期饮用果汁对身体有害吗?

  对有些人提出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pH值在6.5~8.5之间的意义,李教授则指出这个规定主要是出于管网的考虑,是为了避免管网的污染和确保消毒工艺的效果而设立的指标,和饮水健康本身没什么关系。

  李教授认为,饮水健康最重要的不是计算饮水的酸碱性,而是要注意以下的三个重点:第一,要饮用安全洁浄的水。因此在购买包装水时,要注意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是否通过质量安全认证。我们购买天然矿泉水,还要注意其是否带有符合GB8537的标志。

  其次,要做到从矿物质角度的补充,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建议恢复对水中矿物质摄取的建议,因为水是我们日常矿物质营养性的重要来源之一,提倡喝含有矿物质的水,而不鼓励喝过于纯净的纯净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建议每天饮水1200毫升。是在温和气候,没有很多体力活动条件下的基础饮水量。夏季或运动时,出汗较多,饮水量还要增加。实际上,成人每天需水量是2500毫升,考虑其它饮食获取,将日常饮水定在1200毫升左右,大约是两瓶包装水和约6杯水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