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在烹制过程中融煮、蒸、煎于一体。刚出锅的水煎包,因兼得水煮、汽蒸、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软嫩,其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致,其食者赞不绝口,名扬四方。大凡各路商贾官吏文人墨客,莫不坐车乘船来此一品水煎包之美味。相传,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来利津拜见名噪四方、具有神机妙算特异功能的鸿胪寺序班李见田(人称“李神仙”,《聊斋志异》“戏术”一文的主人公)时,李大师就用当地名吃水煎包热情款待。品尝过后,蒲公盛赞不止,叹曰“利津水煎包可与周村烧饼齐名耳”。水煎包起源于利津县,经过百年的岁月现已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也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一尝水煎包的美味。
水煎包子是开封很有名的一种风味小吃,多处都有卖家。水煎包子,选料精细,要求严格。面要好面、肉要好肉,生姜扒皮、大葱只用葱白,大料面也是买来花椒、大茴香,自己磨。操作上坚持手工剁馅,而不用绞刀绞。寒冬腊月也要工打馅,打好后用食盐和酱油腌上,第二天用。包子下锅,一锅多少个是一定的,多一个也不放,保证个匀量足。虽然包子下锅后,要浇上一层稀面水(故称水煎包子),实际上是少不了要用油。拌馅用小磨香油,外边也要向锅底浇洒小磨香油,所以包子出锅,老远就闻着喷香。出锅的包子,一个是一个,没有粘的,没有破的,黄焦酥脆,特别好吃。
制作方法:①将面粉与酵面兑好加入温水和成面团,再碱水揉匀稍饧上案,揪成40个小块,逐个擀成小圆片。②把肉剁碎,放入酱油、精盐煨起,再将切碎的姜、葱与调料面一起放入肉里拌好,然后再放上剁碎,压出水分的白菜及香油,拌匀成馅。③用皮包上馅成大圆饺子,俗称扁食,似相公帽摆放在刷匀油的深底的鏊子上(专用鏊子),摆满为止,淋入食油50克,盖上盖煎5分钟,再倒入800克白面汤清水内兑入少许面粉搅成面汤,再盖住煎焖使之变成蒸气传热焖熟,再淋入50克食油,再盖住焖煎5分钟。底部呈焦黄色时,用铲将四周与鏊底分离,大翻鏊,离火即成。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香味俱佳。食用时用小铲铲人盘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