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风味 竹升面的做法

面食吃多了难免“生厌”,那么我们不妨回归传统,来吃一次传统面,如竹升面。竹升面早在民国时期流行于广州一带的传统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上一碗竹升面,曾是广州人大快朵颐的一种口福。

 

回归传统风味 竹升面的做法

所谓“竹升面”,是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云吞皮的一类面食。看起来简单,但每个环节都很讲究。选用的“竹升”太大,压打出来的面食软硬适中;太细会使面条没弹性。通常用手搓面处理后,用“竹升”压打1.5-2小时。

其实,竹升面也是银丝面的一种,用面粉、蛋和枧水制作而成,没有经过蒸煮或者炸,也无须风干,面条比较湿润,只能存放一两天,越新鲜吃越香。

面条搭配的汤也很关键,选用猪骨、大地鱼、虾籽及祖传的秘制材料熬制3小时以上才够火候。

煮竹升面的工序要求也高,煮面时火要猛,水要开,而且开得均匀。水质清,即煮即食,配备适量的自制优质猪油拌面,味道更香更浓。

在老店家吃面,总会给你配上酸萝卜,这是因为酸萝卜中的醋可以中和枧水味,大家记得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