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可以降低胆固醇

 

在补肾、乌发方面,黑芝麻是有口皆碑。其实,黑芝麻还能清除血管胆固醇,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介绍说,这主要是归功于黑芝麻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降低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胆固醇,从而保护心血管的健康。此外,黑芝麻含有的卵磷脂也是分解、降低胆固醇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卵磷脂是胆汁中的成分之一,如果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高及与胆汁中的胆酸、卵磷脂的比例失调的话,就容易形成胆结石。所以吃黑芝麻能预防胆结石形成。

在中医传统食用方法上,黑芝麻多为炒,然后碾碎食用,或熬粥时放入黑芝麻。

庄博士指出,现在流行吃五谷豆浆,用豆浆机把黄豆、红豆等谷类实物做成浆汁,再放些黑芝麻,能增强体力。据说,古罗马的角斗士在进行肉体搏斗前1个多小时,每人都要食用0.5公斤的芝麻以增加体力。此外,还能补肾、乌发、保护血管,可谓一举多得。

中医认为,黑芝麻性平,适合多数人食用。每次根据个人爱好不同可以吃15~30克。

需要注意的是,吃黑芝麻只能是降血脂的辅助食疗,不能以此来代替药物。

小偏方:

黑芝麻桑椹糊

黑芝麻60克,桑椹60克,白糖10克,大米30克。

做法:黑芝麻、桑椹、大米分别洗净后,放入罐中捣烂。砂锅内放清水三碗,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水再沸后,徐徐加入捣烂的三味,煮成糊状服食。

功效:滋阴清热,降低血脂。

胆固醇对你的身体起着什么影响

每个人正常的生长发育都需要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类(主要是胆固醇)三种。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细胞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此外,胆固醇还能抗衰老,使人延年益寿,也是人体内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可以说,细胞和机体离不开胆固醇,人一旦缺乏胆固醇,不但不能健康长寿,就连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命活动都难以维持。

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在动物的内脏、脑组织中含量较多,而在鱼类和奶类中的含量则较低。例如,每100克猪脑、羊脑、鸡蛋黄和鸡蛋(含蛋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分别为2571毫克、2004毫克、2850毫克和585毫克。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内源性的,即由肝脏合成的,这部分胆固醇约占总胆固醇的70%;另一部分是外源性的,即来自于食物中的胆固醇,大约占总胆固醇的30%。如果来自食物中的胆固醇长期不足,人体便会加紧合成胆固醇,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人体中的固醇类质脂除胆固醇外,还有植物固醇,最常见的是谷固醇和麦角固醇。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人们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而将低密度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如果偏高,人们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加大。一般来说,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在140~199毫克/分升之间,则是比较正常的水平。

人体内的脂肪越多胆固醇的吸收率就越高吗­胆固醇过高就一定对人体造成损害吗­

梁医师:食物中的胆固醇并不会完全被人体所吸收。胆固醇被吸收得多与少主要取决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胆汁酸的多少。当人体内胆汁酸缺乏时,对胆固醇的吸收就会明显降低。食物中的脂肪可以促进胆汁(包括胆汁酸)的分泌,脂肪的分解产物还有利于胆固醇的吸收。因此,食物中的脂肪越多,就越能增加胆固醇的吸收。第二,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率会随着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越高,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率就越低。但当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人体对胆固醇的绝对吸收量也会增加。第三,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胆固醇的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胆固醇的降低。第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胆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