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促进健康,但尽管如此,对于食物的各种营养知识却未必人人知道,食物的种类不同其保健功效也有所不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食物的特性和功效。
五谷为养:泛指粮食类食物,包括谷类和豆类。谷类食物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主食,豆类则是主要的副食。它们在性味上绝大多数为甘平之品,无寒热之偏,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久服常服。
粳米:甘平,有补脾养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之效。长期服食能轻身好颜色,聪耳明目,最适宜于病中和病后调养服食,一般以煮粥食较好。
籼米:甘温,有益气温中,养胃和脾之效。对于脾虚胃弱而时有泄泻或时有小便不利者,宜经常食用。
糯米:甘温,有补中益气,温暖脾胃,敛汗止泻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者,常见食后吐逆、泻利、自汗、小便多、乏力等。本品黏滞难化,小儿、老人、病弱者不宜多食;且性温热,多食可致内热,易发生大便干燥,小儿易致积滞内热。
小麦:甘平,有养心安神,益脾厚肠,补养气血之效。常食久食,对人体甚有补益;对于泻泄、气短乏力者,还可作为辅助食疗;浮小麦煎汤服时,尚有良好的止汗除蒸、清热除烦的功能。
粟米:甘咸,微寒,有补中益气,养胃益肾之效。对于素体虚弱、体形消瘦、病后、老幼、妇女产后,最宜食用。
高梁:甘涩温,有健脾益中,温中固肠之效。对于脾虚湿盛之人,常见大便泄利,小便不利,呕逆上泛者,食之佳;胃弱津伤,大便燥结者不宜食。
玉米:甘平,有补中健胃,除湿利尿之效。老年、中年常食之,能降脂;碾细煮粥时可作为病后体虚的调养食品。
黄豆:甘平,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效。对小儿、老年、病弱者是很好的营养佳品;对于营养不良性水肿、疳积泄泻、食物中毒、痈疮等有治疗作用。
黑豆:甘平,有补肾滋阴,补血明目,消肿利水之效。对病后、体弱之人有滋补作用;老年人服之有益于延缓衰老、乌发;但其不易消化,不宜多食、久食。
绿豆:甘寒,有补中益气,和调五脏,清暑解毒,利尿生津之效。可在夏季作清凉饮料;亦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暑热泄泻、乙醇中毒、煤气中毒、金石丹火诸药中毒和痈疮肿毒等。
扁豆:甘平,有健脾和中,清暑利湿之效。对于老年体弱,小儿脾胃素弱,夏季暑湿吐泻,头昏胸满等服之有防治之效。
豇豆:甘平,有健脾和胃,补肾益精,和五脏,调营卫之效。
五菜为充:五菜指蔬菜类食物,我国传统膳食以素食为主。
蔬菜是主要的佐餐食品,它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具有各种健身疗病的功能。
冬瓜:甘淡,微寒,有益气生津,泽肤轻身,清热利水之效。
丝瓜:甘凉,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效。夏秋多食可防疖疥疮疡、伏暑潮湿热病。
苦瓜:甘寒,有清热祛暑,明目清心,解毒之效;熟食对于中暑发热、热病发热、烦渴、肝火目赤目痛、湿热痢疾皆有防治作用。
黄瓜:甘寒,有清热止渴,利水解毒之效。对于热病身热口渴、肠中燥热有防治作用。
南瓜:甘温,有补中益气,利水解毒,杀虫之效。对于脾胃虚弱见气短倦怠、食少腹胀、水肿尿少,有较好的调理之效;生吃有杀绦虫、蛲虫、蛔虫和血吸虫幼虫的作用。
番茄:甘酸、微寒,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热利尿,凉血平肝之效。对于素体虚弱、老幼之人甚宜;对于高血压眼底出血有降压止血之效。
茄子:甘寒,有清热和血,宽肠解毒之效。本品熟食对心肝二脏尤宜;对于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有效;因本品性偏寒,尤其是立秋后的茄子,味偏苦,性寒更甚,对体虚寒者不宜多食。
不同食物其保健功效有不同,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是否已经了解了常用食物的特性和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把这些食物充分地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