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费你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些,应该够吃就好。勤俭节约的风气越来越盛行,打包这一良好习惯也得以普及。在这里就让我教教你们如何正确的打包食物,让生活更加美好。
1.分类打包宁剩肉,莫剩菜
食物不宜混放在一起。为保持卫生,按食物种类打包回家、最好用干净密闭的容器,避免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隔夜蔬菜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胺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如果不翻动,仅在冰箱中放置一夜,所产生的亚硝胺约为6~8mg/kg,是远远不至于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这里要提到“不剩蔬菜”,主要是从营养价值损失和食用口感下降方面考虑。但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尤其是凉菜,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加热,再加上在食用过程中不断翻动,菜品很容易染上细菌,造成食物中毒。最好当餐吃完。
2.打包食物凉透再放冰箱
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后,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生长,从而导致食物霉变。
无论荤菜素菜,在空气中放了几个小时,用餐时又被大家的筷子翻动,这样就会造成剩菜的细菌基数较大,保质期就会缩短。这时可以将其放在冰箱下层,让食物尽快地冷却。
3.打包食物不宜久放
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内是可以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但是,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就无能为力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反复多次地加热剩菜,因为反复冷冻可使食品组织和营养成分流失。如果知道鱼肉等菜第二餐还是吃不完,可以只加热一半,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
4.打包食物须加热后食用!
因为冰箱内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如果食用前不彻底加热,食用后容易造成肠道疾病。如果在食用前没有加热的话,食用之后就会造成不适,例如痢疾或者腹泻。
打包回家的剩菜,最担心的就是微生物污染。因此加热食物十分重要。用微波炉加热打包食物是个不错的方法,借用微波炉的特性,可以使食物内部得到充分加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抵制餐桌浪费,引导顾客适量、适度点菜,对餐后剩余饭菜倡导顾客打包,是厉行节约、净化社会空气、培育健康向上文明风尚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改变浪费型饮食陋习,树立节约用餐、适度消费的生活理念。尤其要树立正确的“面子观”,自觉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节约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