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饮食要均衡,但吃得多、吃得饱并不意味着就吃得好。什么样的饮食才符合身体的需求呢?中医将食物分为五味,若我们能将这五味合理摄入,便可使身体所需营养达到一种平衡,这样的饮食方式才是最科学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五味具体如何分入五脏.
五味适度保五脏
《素问· 宣明五气》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具体如何分入五脏呢?
1.酸入肝:就是说酸味食?如山楂、橘子、食醋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治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还可以解酒,促进胆汁和胰脏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胁满胀。
酸也能收敛,比如说男性朋友的前列腺肥大、女性朋友产后尿失禁、白带太多,或拉肚子,通常都可以用酸来收敛。中医学讲到酸,都会连带提到“涩”,酸、涩两个合在一起,涩有收敛的意思。
收敛包括伤口的收口愈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样。
2.辛入肺:“辛”即为辛辣,“辛”有尖锐而强烈之意。我们常吃的?、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辛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气、通窍达表、通顺血脉的“三通”的作用。
辛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解痉,意思是说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者心脏血管收缩痛,这时候给予一点辛,往往可以收效。
3.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平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比如苦瓜、萝卜叶、大头菜等。
中医讲,苦味入心经、心包经、小肠经,所以心火旺(包括打针的过敏反应,红肿热痛等)或小肠经旺(小肠、十二指肠感染、发炎,引起拉肚子、溃疡、糜烂,或熬夜后舌头肿胀刺痛,好像被烫到一样)时,可通过吃一些苦味食物来缓解。
4.咸入肾:中医讲的“咸”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
5.甘入脾:就是说适当吃甜的东西如山药、香蕉、大枣等,可补养脾胃,补充人体的热量,解除身体疲劳。
甜味还会使人放松,所以工作压力大的人适当吃点甜食可以睡得很香甜。冬天吃些甜食减少忧郁、低潮、沉闷。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饼干、点心、水果,事实上很多含淀粉、果糖的食物就很适合。
看看以上五种味道,它们的功效各不相同,但是对其中某种味道过于偏嗜,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慎重地调整饮食的五味,使它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应该是调配适当,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