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好吃要适量 涮完记得清肠胃保健康

无论是哪个季节,亲人朋友凑到一块痛痛快快地涮上一锅火锅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但是火锅虽然热闹好吃,但是吃多了会引起湿热重,脾虚等病症。因此吃完火锅要记得清一清肠胃才好。

薏米,又叫薏仁、薏仁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是脾虚患者的食疗佳品。现代研究表明,薏米所含的蛋白质远比米、面高,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比例接近人体的需要。此外,薏米还具有易消化吸收的特点,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如果你经常腹胀腹泻,同时发现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都可以吃薏米。

薏米的吃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煮粥,如薏米红小豆粥、薏米荷叶粥。前者适合脾虚湿热较重的人,后者适合血脂偏高的人。须注意的是,薏米煮之前须泡3—4小时,泡米的水要一起煮。此外,冬天还可以将薏米炒熟后泡水喝,能减弱薏米的凉性,健脾作用更明显。

除了健脾利湿,薏米还有很多功效。薏米中的薏米酯、亚油酸具有很好的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薏米中的薏苡素,是天然的养颜去皱佳品。脾胃两虚且脸上皱纹多、面色晦暗者,可用薏米与山药、大枣、小米共煮粥。

薏米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遗精、遗尿的患者及孕妇不宜食用。

清肠胃 促消化

饮食习惯的改变(如贪凉饮冷、饮食不规律)和心理压力的增加让不少人饱受消化不良的困扰。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路志正提醒大家,每天吃片醋泡姜便可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路志正指出,姜有止胃寒、解腻、助消化的功效,而醋有开胃活血的作用,用醋泡姜能更好地发挥调理脾胃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具体做法是将鲜姜切片,用米醋浸泡,加少量糖和盐,三天后便可食用。醋泡姜最好是早饭后食用,不但可以助消化,还能增强血液循环、御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