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个传家宝,叫盆儿糕,这是一种北京的传统小吃,味道香甜还很滋补。
早在我爷爷那辈,我家的盆儿糕就小有名气。解放前,爷爷为了养家糊口,在牛街王老师傅胡同内的二十学校门口,自制盆儿糕,每天上午边做边卖,那时牛街一带给我家起了绰号叫盆儿糕马,也算是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家传小吃了。
现在,住在牛街80多岁的老人,还能记起我家的绰号,也品尝过我家盆儿糕的风味。
从现代的眼光看,盆儿糕算是一种挺滋补的养生小吃了。它是用豌豆、大红枣、黄黏米面和白糖做成。
具体方法是,把大红枣煮熟待用,把黄黏米面与豌豆和在一起放在烧制的泥盆锅里蒸熟,取出放在大案板上,铺成一层黄黏面,一层大红枣,再一层黄黏面,再一层枣,共六层。上面铺一块白湿布,手沾上凉水按压白布,把白布下面的糕用手压缩成直径60厘米圆形,再压缩成35厘米厚度,把白布揭下,盆儿糕就做成了。
老北京卖盆儿糕的都是做好一大块后,用刀随卖随切。顾客买小块的用竹签插上,蘸上白糖,用荷叶做的外包装包着吃。
盆儿糕很适合女孩吃,能养血补血,我从7岁到15岁几乎天天能吃到二伯卖的盆儿糕。现在我已经是70多岁的老太太,无能再做卖盆儿糕的生意。只能拿出来晒晒,供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