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风 如何处理最合理

中风的发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严重的后果,没有人想发生这种问题,但是如果中风发生,我们也不能消极更不能不知道如何来应对,要知道,正确的处理中风的发生可是对于患者恢复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中风并非不可避免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分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即脑梗塞两大类。脑中风引起的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智力障碍等等,给人带来的伤害往往猝不及防且危及生命。

大多数病人家属觉得中风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实际上它是可以防控的。中风的预防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寻找危险因素主要方法是到医院定期体检筛查,由专科医生帮助,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综合体检后的评估。通过筛查,可对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予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病情进展,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其后的伤残。

危险因素控制一般包括两类控制因素,一种是行为学改变,包括健康的饮食,食用低胆固醇、低糖的饮食,比如多一些纤维的食品,多一些蔬菜、绿色食品。还要戒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包括吸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是脑血管病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还包括过量饮酒,所谓过量饮酒就是每天超过半两白酒或者说一易拉罐啤酒。

生活不规律也应避免,大家在很多重大比赛的时候,脑血管发病会增加,比如说世界杯晚上不睡觉或者有一些重大的节日,当您生活不规律的时候,是发病非常高危的时候。像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方面大家激动,生活会不规律,同时会有聚餐,这个时候过度的营养再加上酒,在这个时候尤其高危人群要小心。第二是加强运动,运动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方式。

老人常喝水呛咳当心患上中风

平时喝水,我们都有过因喝得太急或太猛而被呛到的经历,普通人不会当回事,但若老人时常发生喝水呛咳的现象,应警惕是否患上脑中风。

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饮水呛咳是吞咽功能障碍最明显的一种表现。从生理上讲,饮水呛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口腔期的水保持不好,吞咽反射延迟,吞咽协调性和软腭运动功能性差所致。但中风患者引起饮水呛咳,是由于延髓吞咽中枢受损,导致球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的假性球麻痹。球麻痹殃及延髓吞咽中的病灶,使咽期的吞咽神经反射延迟。假性球麻痹可造成口腔期严重障碍,阻碍神经元轴突再生,神经元通道不畅,造成误咽,同时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等疾病。

他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时若出现吞咽食物困难,或饮水喝茶常发生呛咳,不能只想到口腔和食道方面的疾病,更要警惕心血管脑中风并发症。

运送中风病人就医要谨慎

中风都是突然发生的,尤其是脑出血发病更快。为了能及时、安全地护送病人去医院,避免病情在路途骤然加重,运送病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护送前准备

护送前应请急救站医生检查一下病人,测量血压、观察瞳孔、呼吸或脉搏。如果病人危重可做临时处理。血压升高时应给降压药物,瞳孔散大或呼吸困难常由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起,应该立刻给以脱水剂治疗。

2、途中保护好病人

这时家属应把病人平托起来,能在车上躺平,如无急救车,可用平板三轮车护送病人。沿途要有专门人员保护病人的头部,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头的位置要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从口腔中流出,不致误入气管内发生窒息。发生呼吸困难者可给氧气吸入,如病人神志尚清楚,要多给以劝说和安慰,精神过分紧张能使病情加重。

3、送就近医院治疗

中风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医院都有救治此病的条件。送就近医院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减少路途中的摇晃和颠簸。长途运送,尤其是从郊区送到城市里的医院,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是没有好处的,也是非常危险的,长途运送的结果往往使病情骤然恶化,并且失去抢救的机会。

上文中我们讲到,中风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注意关于健康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健康达到预防疾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