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保健康 应建立用药原则和服药日志

老人身体较弱,随着身体机能的降低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各种药品是老人家中常备的物资。老人服药一定要讲原则,不能按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乱吃药。老年人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建立“定时药盒”与“服药日志”,这样可以将自己的用药效果最大化,危害最小化。

关于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建议是,老年人除了要在出现疾病症状后去医院就诊之外,平时最好也应定期去看老年综合门诊,对用药列表进行调整。

医生开出的有些药物只是暂时对症的药物,或有些药已经不适合病情的变化,或用药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闫药师建议老年人都要准备一本“服药日记”,对所服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作一详细记录,方便医生或药师进行用药调整。

其次,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很多人服药后觉得症状未缓解,就擅自加量,或自行停药。其实,这些“自我感觉”是不准确的。像有些心血管药物属于一级预防药物,是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药物,用药后症状不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对于一些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缓慢加量,让老年人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降低不良反应几率。

另外,一定要劝诫老年人,不要过于迷信偏方、保健品,这些药物不仅疗效不确切,还会有潜在的不良反应。

还需注意的是,如今药物制剂技术发展很快,很多老年人并不清楚缓释、控释、肠溶制剂等的区别。如,肠溶制剂的药物是为了避免药物在胃里失活、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像这样的特殊剂型,掰开、研碎服用可能会破坏剂型结构,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对于特殊剂型药物,最好询问医生、药师,或仔细参照说明书的服用方法。

一般来说,老年人记忆都会有所衰退。作为子女来说,可以给老人在家中准备“定时小药盒”,提醒他们按时吃药。另外,建议老年人有一家比较信任、可以长期随诊的医院,方便及时作出用药调整。

通过介绍可知,老人安全用药也要在子女的监督下,如果子女不在老人身边也要时常回家看看,关注老人的健康情况,整理老人的药品和服药记录,以免老人有服药误区而影响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