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理财总是被骗的5个原因

老年人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于退休工资,老人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再去工作赚钱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唯有让钱生钱,如何才能钱生钱呢?有什么好的理财发光法呢?所以老年人要比年轻人更重视理财。但是在理财的过程中,老年人是很容易被骗的,那么,老人屡屡被骗的原因是什么呢?

直击老年人理财屡被骗的五大最直接原因:

对于老年人积极理财原因,老年人理财原因有三:首先为了更好地养老、提高医疗保障,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其次能减轻儿女的生活负担;第三学投资理财,增加退休生活的乐趣,因此老年人也已成了当下“理财一族”的主力军。

老年人为啥屡屡被骗,五大最直接原因分析如下:

1、理财知识缺乏

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封闭,对金融知识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表面,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

从而使得老年人盲目进行投资理财,进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从而遭受损失。

2、爱贪小便宜

不少的老年人爱贪小便宜,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比如说有骗子慌称自己有珍宝,因缺钱想低价卖出,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

还骗子故意在路边丢下一打钞票或金饰引诱老年人上钩,然后以平分为由,骗得钱财;还有一些所谓的免费抽大奖、免费体验等等,大多是设下的骗局。

老年人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义之财要不得。

3、过于轻信他人

过于轻信他人,老年人经常遇到“存款变保单”的事件就是最好不过的例子。

一些老年人到银行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由于轻信银行经理的夸大推销之词,

“一年利息比普通存款利息高双倍”“投资3年后拿回本金,还有百分之百的分红收益”等等,很多老年人就因过于轻信他人,贪小利而被迷惑,最终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4、贪图高收益

一些老年人想让自己的养老钱保值增值,追求高收益,盲目投资。一些不法分子慌称产品的收益率高达30%-40%,引诱老年人进行投资。

目前涉及老年人上当最常见的是非法集资案,非法集资大多打着健康、保健、投资等旗号,并以“高收益”、“高利息”“高回报”等方式诱惑老年人,都是一个个美丽的陷阱,老年人一定要小心。

5、盲目为他人担保

一些老年人碍于面子盲目为他人签字做担保,甚至把自己的房产证、储蓄存单等借给他人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

然而,当贷款到期后,倘若借款人无力偿还这部分贷款,就要求担保人来还这笔债,如果老年人无力偿还,那么银行会依法拿担保人的储蓄,或拍卖或变卖担保人的抵押物来进行抵债等,到时后悔晚矣。

老年人理财除了要注意上面介绍的几点之外,还要增强自己的理财知识,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理财之前,要咨询多一点的人,让子女帮助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