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已入法律 要也入人心

新的老人权益法已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1.85亿,占总人口的13.7%。专家预计,本世纪我国老年人口峰值将达4.48亿,占总人口的1/3。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失能、半失能比例高,又伴随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其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赡养老人、赡养好老人,对于社会转型期的现代家庭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精神赡养”的内容,值得全社会思考。

精神慰藉不可少

不久前,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师生共同发起的“寻访祖父、祖母的秘方”活动,组织一群年轻人去访问自己的祖父、祖母,并写下采访过程、采访手记,形成完整文章,目前已结集成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据该公益活动的负责老师刘宏介绍,这个过程对老人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不仅能缓解他们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也能减轻他们因为年老失去伴侣和朋友、独自面对死亡的焦虑;同时,老人也能从年轻人的访问中获得安慰。

老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独,现在的人忙,儿女们总是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跟他们交流。有的老人即便三代同堂,也觉得孤单。有的儿女会在经济上供养父母,但在精神上却少有供养。逢年过节会给父母钱或礼物,但是有人说,最好的礼物就是常回家看看,常陪老人说说话。孝敬老人不仅仅是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心情好。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周韵荷跟他的祖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和聊天后说:“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即使是最亲的人,也需要沟通,这样就会有更多发现与感悟,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通过这次访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爱我们的家人,一定要多和他们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

跨代沟通更易读懂老人心

虽然媒体称“常回家看看”被写入了法律,但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与老人沟通、相处,才能让家庭其乐融融?

对于老年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沟通,需要怎样被周围的人所理解,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大二学生张璞告诉记者:“我没有到外婆那个年纪,不能理解她的一些做法,但是从我看到的很多老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老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抱有对生命和亲情的强烈渴望与热烈需求,希望在生命的剩余岁月里能使生活更丰富多彩一些。我真心觉得,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和他们相处。”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张家喜认为,养身先养心,养身必养心。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首先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平衡、和谐,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克服情感危机。老年人,特别是退休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若不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很容易产生精神或心理的负面影响。应鼓励老年人继续融入社会,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加强人际交往,避免产生被遗忘、被冷落、被隔绝、被抛弃的感觉。

多年从事老年问题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罗红光认为,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现代社会,一个家庭里三世同堂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代沟”问题很突出。不过,如果能实现跨代沟通,像中国传媒大学老师和学生做的公益活动那样,实现爷孙辈的沟通,会比代与代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且效果更佳。

“常回家看看”还远远不够

这个时代,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福利”问题上,一对夫妻要同时面对两个爸爸、两个妈妈,四个爷爷和四个奶奶,形成了一个2:4:8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与此同时,扶老携幼这一“家庭义务”仍是在三代之间轮回,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水平与福利水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家庭福利”不堪重负,家庭老龄化,家庭经济的生产能力有限,也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潜在因素。

因此,罗红光认为,此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法律上对家庭义务进行约束,是有必要的。但关爱老人不仅仅只依靠法律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起的一份责任。首先依靠社区关怀、亲人关怀,其次才是法律效力上的约束。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除强调子女责任外,也强调了社会、政府的责任,只有三方合力、各司其职,老年人才能真正安享晚年。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圣道认为,除了要求子女发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之外,还需要社会的相关配套机制。一个长寿社会,除了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生活照料和文化生活等基本需求外,还要满足他们参与社会的需求,促使老人们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与他人交往,从而实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重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角色认同。

关爱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的保障,而且是家庭、社会从道德层面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呵护;是从家庭到社会,从血缘关系到社员关系,理所应当的一种责任与义务。相关专家同时表示,在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正不断接受挑战的背景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出台反映出的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值得重视。人们应正视精神赡养的范围,而不是简单地把精神赡养等同于“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