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健身好处多 有助于接地气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运动健身的行列,运动有很多的形式,如,打球,跳绳,骑自行车,爬山等都属于运动养生,步行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步行深受大家的喜欢,研究发现,经常散步,跑步对健康非常有益。

经常步行接地气

万物从土地生长,常步行接地气。袁灿兴从中医角度来阐释步行的益处:“五行中,土对应人的脾,经常步行能够健脾。脾是后天之本,脾健则人体吸收能力强,同时有助体内有害物质排出。 ”

古人有云:“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这其中有个生物电的充电与放电的过程。人的身体是一个导体,它常有机会吸收静电。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地方,人体所积存的静电可高达几百到几千伏特。当人体静电积存过多,又没有地方可“放电”时,静电就会在人体内作怪,影响人体内分泌的平衡,从而干扰人的情绪,造成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激动、头晕目眩等症状。天气暖和的时候,可以在草地上赤足行走,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中去。

据悉,在美国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参与步行运动,他们每周至少做两至三次步行运动。日本有些机关甚至奖励职工步行锻炼。有些欧洲人则喜欢在雨中散步,享受清新的空气和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

步行方法多样化

在诊治的病人中,有不少是偏头痛患者,由于没有好的药物治疗,他常建议病人步行锻炼,日常保持心态平和。有些长期坚持锻炼的病人反馈是:偏头痛的程度减轻、频率也减少了。对于一些肥胖的人士,他推荐了水中步行的方法。由于水中的浮力,能减轻肥胖人士的膝关节压力,水的阻力则在单位时间里提高了运动效率。同时水流的按摩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十分适合老年人。

很多上班族利用上下班路上步行,这是个节省时间的好方法,但他同时提到了运动状态。如果你为了赶时间而步行,这与运动时脑部处于放松状态是不同的。最好是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运动量,步行时抬头挺胸,步频稍快,让自己意识到是在进行步行锻炼。

脚底有很多人体穴位的反射区,比如脚尖对应有心脏,脚外侧对应脾等,但步行时刻意以某个部位着地恐怕难以坚持,所以走鹅孵石路来刺激脚底穴位是可行的。如果感觉脚底哪个点痛,可以多加以按摩。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应谨慎走鹅卵石路。

倒走作为一种反向运动,不但能够锻炼到平常运动很难锻炼到的腿部小肌肉群,还能锻炼小脑,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另外,经常练习倒走可让腰肌保持有节律的收紧和松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

“夜跑”是否有有助于养生,两种不同的观点

“夜跑”有个好听的英文名——FunRun(快乐奔跑)。部分健康专家对夜跑的解读是:坚持“夜跑”能延缓衰老、加强新陈代谢,预防老年性骨骼与关节病的发生,使人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然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结果却并不那么乐观。人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有两段:一段是上午9时到10时,一段是下午3时到5时。中医讲究顺势而为。也就是说,人要顺着生理节奏生活,这样对健康有益处。就像传统概念里,早睡早起身体好一样。人们工作了一天,晚上应该沉静下来,准备休息,进入睡眠状态。而此时,再把身体的各个器官调动起来,进入跑步的兴奋状态,长此以往,对身体来说,或许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有时间的老人最好还是白天进行锻炼。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步行、跑步的好处,经常与地面接触,这样可以接接地气,对家非常有益,如果你喜欢夜跑,那么一定要注意饮食哦,不能不吃,也不能多吃,吃饱之后也不能立刻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