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疾病根本不用太担心,五谷杂粮就可以巧治愈。     腹泻   宝贝腹泻一般多有肠道感染,夏季多为细菌感染,秋末冬初多为轮状病毒感染,大多是由于小儿肠胃消化功能不足加之喂养不当所引起,所以调理脾胃功能必不可少
宝宝皮肤发黄—黄疸   发生年龄:新生宝宝(1个月内)   伴发表现: 没有危险的生理性黄疸除了皮肤发黄、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症状。有危险的生理性黄疸严重时宝宝会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厥不安、两目斜视、
正常宝贝每天的正常排尿量   年龄 每日排尿量   出生0-2天0-80毫升   3-10天  30-300毫升   10天-2个月120-400毫升   2个月-1岁&400-500毫升   正常宝贝每天的排尿次数   年龄     每天排尿次数
第一,应该是先换尿布后喂奶。妈妈一见宝宝哭了,知其肚子饿了,于是迫不及待地抱起宝宝就喂奶。喂完了再给吃饱了的宝宝换尿布,宝宝在床上被左翻右翻,塞入尿布时双腿、臀部又被提起,新生儿的胃处于水平位置,胃的容量小,贲门括约
物理降温是小儿时期发热常用的降温方法。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都习惯在孩子的前额上放一块凉毛巾,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擦擦皮肤,这些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前
吃什么样的零食对孩子更有益,法式薯条还是美式薯片?饼干还是巧克力全麦棒?做妈妈的你对于控制孩子的零食有哪些招数?还有哪些知识是你不知道的?   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吃过零食就不吃正餐了。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
1. 家中暖壶等高温容器放在高处或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2. 在厨房做饭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突然闯入; 3. 做饭时,将热壶把手尽量朝向炉灶后壁,使孩子不易碰到; 4. 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 5. 煤气
给初生的小宝宝洗澡,看似是个小问题,却难倒了不少的新爸爸和新妈妈。不敢抱,生怕碰了胳膊、硌了腿;不敢沾水,怕小肚脐愈合不好,感染了。好容易洗完了,衣服又死活穿不上了……那场面,孩子哭,大人乱,不亚于一次重体力劳动,直弄得汗
小铭铭(出生在2005年12月29日)第一次游泳,但是我对用颈部气圈游泳有看法,为此与女儿产生了第一次的争执。   女儿在育儿问题上是很前卫的,也积极的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尤其是看到一些朋友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开始训练
·两次喂奶之间进行   为了避免奶汁干扰钙的吸收,最好将补钙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进行。也不可将钙剂与植物性食物或油脂类食物同吃,因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可与钙质结合而妨碍钙的
大便溏稀、发绿,是患肠炎了吗   大便可能会夹杂着奶瓣或发绿、发稀,这不要紧,不要认为是宝宝消化不良或患肠炎了。大便次数也可能会增加到每日6~7次,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宝宝吃得很好,腹部不胀,大便中没有过多的水分或便水
“孩子,又发烧了”!到了夏季,医院里来了不少“发烧孩儿”。有一些父母,只要孩子一发烧,就会抱其到医院去打退热针,急于把患儿的体温降下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向父母和医生建议,儿童发烧,不要随意打退烧针。也有一些父母很纳闷
睡觉困难是干预过多造成的   在睡觉方面,随着宝宝长大,分化越来越明显,有的宝宝成了睡觉老大难,妈妈为把宝宝哄入睡,几乎想尽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可就是不能自然地让宝宝入睡。可有的宝宝从来就不让妈妈操心,困了就乖乖地
每到夏季,很多没有喂养经验的年轻妈妈都颇为心烦,因为随着天气变热再加上蚊虫叮咬,宝宝们经常吃不好、睡不好,胖乎乎的小脸开始日渐消瘦,也不像其他季节那样活蹦乱跳了,这该如何是好呢?针对妈妈们比较关注的孩子饮食、断奶、
目前正是夏季,许多吃牛奶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宝宝出现了“上火”症状:大便比过去少了,而且变硬,甚至出现便秘。妈妈们都认为由于奶粉是烘干的,宝宝吃了烘干食物会上火,所以才会出现便秘、上火现象。其实除了季节原因外,多因吃
宝贝在出生最初6个月不怎么生病,可过了6个月后,咳嗽、头痛、感冒、发烧……接踵而至。妈咪既担忧又很困惑。医生说,刚出生时宝贝不爱生病,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从母亲体内带来的免疫球蛋白,就像小卫士一样天天保护着宝贝,免受
盛夏来临,绿豆水成为很多人喜爱的消暑饮品。但专家提醒说,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老人、儿童不宜多食绿豆。此外,正在服药者不要吃绿豆。绿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等。有实验表明,绿豆能预防动脉
当孩子因怕黑睡不安稳时,不少父母都会在床前点一盏小灯,柔和的灯光能让他们宁静入睡。渝北区1岁半的男童浩浩也是如此,但他的父母没想到,这样竟让浩浩患上了假性近视!   孩子怕黑 父母点盏床头灯   家住渝北区汽博中心
急性中毒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一种最常见类型,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常因好奇、缺乏识别而意外地接触中毒的药物而致中毒。   因服用和接触毒物的种类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1、若临床表现为过度出现分泌物,如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