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现在正值寒冬腊月,气候越来越低,有的女孩为了突显动人的身材往往穿着单薄,有的甚至露骨。孰不知这样严重的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女性因为生理的原因比男性朋友更应该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季受寒以后,容易诱发多种妇科疾病。
冬季最怕冷的人群要属女性了,因为女性的血管要比男性血管要细,经过的血液量相对较少,加之本身的体制比男性差,女性就更需要保暖了。身体暖和,新陈代谢就会提升,免疫调节能力也会好起来。
衣——四肢背部 重点保暖
保暖不必全身都穿得严严实实,只要重点部位暖了,全身也会跟着暖。
首先,手脚四肢要暖。很多人明明身上的衣服穿得够多,可手脚就是暖不起来。手脚容易冰冷的人,外出时不妨戴手套穿厚袜御寒。手脚冰冷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平时还可以多泡泡脚,改善血液循环。
其次,背部要特别注意保暖。人体躯干的正面比较不怕冷,易受寒的其实是背部。
掌握两大保暖重点部位后,就可以按需采取保暖措施,例如过敏气喘的人不妨围上围巾保护气管,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风过的人应戴顶帽子,以免脑部血管瞬间收缩引起危险。
衣服材质方面,羊毛保暖效果最佳。空气传导热能的速度比水慢,如果织物中的水分少、空气多,吸湿排湿性强,就有助于保暖。
在天然材料中,只有羊毛具有吸湿发热的功效,再加上纤维卷曲、孔隙多,保暖性高。冬天可穿羊毛内衣或背心保暖。但由于天然材料价格贵,市面上销售的多是人造纤维制品。例如保暖内衣,大部分添加了有发热作用的远红外线陶瓷粉成分,及具有吸水性的天丝棉、莫代尔纤维等。
由于发热效果的好坏难以用肉眼判断,在购买前,要先摸摸看布料是否舒适,触感越接近天然材质越好。
食——海带紫菜 要多吃
穿对衣服,可以保暖。而吃对食物也可以让你由内而外暖和起来。
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是御寒首选,到了冬天,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本来就会比较多,本能会驱使我们去吃热量较高的食物来帮助身体产热,所以冬天多吃一点没有关系。
光是摄取糖类、蛋白质和脂质还不够,B族维生素以及镁、锌、铁等矿物质,都是人体产热不可或缺的。冬天不妨适当多吃些瘦猪肉、深绿色蔬菜、全谷类食物、海鲜等。另外,甲状腺激素可以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让体内不会储存过多热量。
冬天可以多吃海带、紫菜补充碘,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咖喱等,也可以刺激身体发热。
冬天容易肚子饿,一不小心就吃太多。吃饭要细嚼慢咽,一餐最好吃20—30分钟,可以选择需要多咀嚼、热量低的食物,例如竹笋、茭白等。
住——保暖通风两不误
冬天,门窗是室内热量损耗最大的地方,因此,不开启的门窗宜用布条或胶带封好,但不能把整个房间全部封闭起来,要处理好保暖与通风的关系。
许多家庭的暖气比较足,或把空调温度调得过高,如果室内不通风,很容易引起胸闷、头晕等不适。最适合人的外界环境温度是18—25摄氏度,室内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最好。
建议在白天天气好时打开门窗,让阳光射进室内,调节室温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畅通,避免引起呼吸道疾病等不适。
许多人睡觉时会使用热水袋取暖,但要注意安全。热水袋不要紧贴身体放,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冬季保暖最好避免使用无法控制温度的保暖器具。
行——散步按摩 身体不冷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因为懒,才会让人越来越怕冷。
多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身体就不会怕冷了。建议每天散步,搭配深呼吸与提肛动作。
不过,冬天韧带的弹性与关节的灵活度都会降低,容易受伤,运动前必须热身;运动后则要赶快把汗水擦干、穿上外套,以免寒气顺着张大的毛孔入侵体内。
除了运动,按摩也可以达到全身暖和的功效。可以把双手搓热,每天花5—10分钟按摩背后的命门穴、肾俞穴、关元。
总之,女性朋友爱美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爱美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暖,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