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导:19日起,一股新的较强冷空气开始影响中国,并将带来明显的大风降温、雨雪和沙尘天气。中国大部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新疆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至14℃。随着降温,医院里就诊的病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咳咳咳咳、咝咝咝咝响声不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一遇天冷,老病复发,病人一个个嘴唇发紫、痰多、呼吸困难。
冷空气来了,气势汹汹!不仅带来了脾气暴躁的大风,同时也让气温马不停蹄地往下滑。而伴随着低温的突袭,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小儿呼吸道感染等病人也开始挤满各大医院。强降温时节,这三类人该如何应对强降温?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
要防止肺部感染
“季节变换,气温骤降,是老慢支发病的重要原因。”某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介绍,这种病发作时,病人会感到心慌、闷气、咳嗽,痰由白变黄、由稀变稠,如果合并肺部感染,后果更严重。
专家说,患有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的老人在气候突变时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感冒是引起老慢支复发和加重的常见诱因,患了感冒要积极治疗。
预防老慢支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注意均衡饮食,老年人宜选择清淡的饮食,要戒烟,同时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呼吸道刺激,增加饮水量以减轻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
心脑血管病人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与此同时,医院神经内科内,心脑血管病人相对往常也明显增加。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是在冬季,尤其是第一次强冷空气入侵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剧增。”某院神经内科主任说,寒冷之所以能诱发心脑血管病,原因在于它能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失调,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此外,寒冷还能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促使内分泌失调等,而这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专家说,相当一部分心脑血管病人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肝、肾疾病等,这些病对心脑血管病起到加重和促进的作用,所以应积极控制并发症。如有病情变化,出现血压突然升高或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绞痛等情况,千万不能自服药物了事,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幼儿及体弱儿童
谨防被肺炎侵袭
除了大人,孩子在天气突然变化时,也很容易“中招”。
“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上呼吸道感染后若未及时控制,容易引起下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感染还会侵犯心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据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程淑华介绍,冬季是小儿肺炎的高发期,占住院患儿的80%以上。由于小儿防御功能尚未完善,疾病发作会较严重。特别是新生儿(从出生到满28天),由于抵抗力较弱,大多起病迟缓,缺乏典型表现。
肺炎往往不发热,有时反而全身发凉,体温不升,甚至没有咳嗽。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当孩子拒乳、惊厥、不哭、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时,应到医院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如发觉新生儿反应差,面色发青或发灰,有成人一样的呻吟和气急,小鼻子不停地扇动,呼吸时小脑袋随着气急加重一点一点(医学上称点头呼吸),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这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了,要急送医院治疗,不得有丝毫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