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医家说:所谓“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天灸”的作用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天灸”的注意事项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这是正常现象,一般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天灸”小贴士
1、 由于有些疾病要在腹部、腰部、腿部出贴腰,所以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衣裤方面选择最好是休闲宽松的衣服。
2、 有些人比较容易出汗,建议坐公交车、地铁前往的,在贴药之前把汗擦干。贴完药后不要立即赶路,避免流汗过多,导致贴药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