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针灸助您根治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分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导致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于气血、精髓亏损不能濡养肌肉筋脉,久病脉络瘀阻而发病。所以,如果想根治肌无力,中医认为选择穴位按摩最佳。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用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按摩的时候将双手的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双下肢的足三里穴上,按照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从轻到重按揉,每次一分钟,一天十五次,长期点揉此穴能够起到健脾和胃、安神健脑、导血下行的功效。

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的功效。每天除了点按此穴之外,再加以配合按摩解溪、中脘、足三里,能够起到健脾化食,补中益气的作用。

大陵穴

大陵穴是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健脾的功效,长期点按刺激大陵穴,既可以健脾,还能调理三焦之气,从而起到顺达气机的效果。

针灸方法:

主穴:攒竹、阳白、鱼腰、合谷、百会。

配穴:眼肌下垂加外关、光明、三阴交、足三里;复视加睛明、风池。

针法:每次取主穴3穴,配穴根据症状取1~2穴。眼周穴位可单穴直刺,亦可透穴刺,如阳白透鱼腰,阳白透攒竹等。睛明、攒竹穴,用30号毫针,直刺以得气为度,其余眼区穴用捻转略加提插之法,亦运针0.5至1分钟。刺激宜轻,不留针。四肢穴则取紧插慢提,前重后轻的补法,得气后留针30~45分钟。

灸法:百会穴用米粒大艾炷无瘢痕灸3壮,亦可用艾条灸15分钟。

疗程:7~10天为一疗程,每日1次。每疗程间隔3~5天。

注意事项: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需坚持长期治疗。

2.如出现晕针应及时处理。

3.过饥过饱不宜针灸。

肌无力的患者在平时就可经常点按这几个穴位,能够起到健脾胃,补正气的作用,让身体的器脏能够正常运转,疾病自然也就会不治而愈了。然而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这些方法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严重患者需要采用医学技术来解决。神经细胞重生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特别针对半身不遂、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疗效,在得到全国甚至世界神经学的权威专家的高度重视下,国内外的各大媒体也作出争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