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详解何为“七情和合”

我们在使用中药验方的时候会发现,有些是单方药,有些是复方药,复方药就是指两味以上的中药合成的药方,中医介绍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味配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而且反应有多种,中医将其归纳为七种,故称“七情和合”。

李时珍曾精辟地进行过概括,即:“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制宜,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也。”实际上,上述七情归纳起来不外协同和颉颃两个方面。

中药配伍讲究“宜”和“忌”。《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和合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勿用相恶相反者。”也就是说,中药饮片的配方一定要讲究药物的药性和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

单行:一味药独立发挥作用。如独参汤、独圣丸(五灵脂)、首乌片。

相须:两种作用相似的药配伍,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如大黄与芒硝,乳香与没药,当归与白芍。

相使:两种作用不同的药配伍。可相互促进。如黄芪与茯苓,白术与防风,巴戟天与复盆子。

相畏:一种药能抑制或减轻另一种药的烈性。如桔梗畏白芨,远志畏真珠,丁香畏郁金。

相杀:种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的毒性。如大黄与附子,甘遂与赤芍,石膏与粳米。

相恶:两种药合用会降低或丧失药效,属配伍禁忌。如元参恶干姜,巴戟恶雷丸,狗脊恶败酱。

相反:两种药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属配伍禁忌。如乌头反半夏,大戟反芫花,细辛反藜芦。

上述七情和合指明了药与药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些都是业医者或从事药物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不可轻忽一分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