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索菲娅3岁开始练钢琴,7岁获奖?在千难万难的“开头”,许多西方父母都会选择放弃。然而中国父母却会在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 索菲娅的前三个钢琴教师,都不太适合她。 第一位老师是个俄罗斯老太太,她
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是我坚持让孩子们学习古典音乐的原因。因为弹钢琴、拉小提琴不会让人在溺爱中走向堕落、懒惰和粗鲁。 我最大的恐惧是家族的没落。中国有一句魔咒般的俗语——“富不过三代。”如果有人对两
展开我们的“美国梦”——父亲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我们三个姐妹也相继走进哈佛法学院、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捧回硕士和博士学位…… 我姓“蔡”(Chua)——普通话的汉语拼音是“Cài”,我喜欢自己的姓氏。我的
在我们这个“华裔+犹太=美国”的家庭,她18个月就认识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简写本并开始学弹钢琴。 索菲娅是我的第一个女儿。我丈夫杰德是个美籍犹太人,而我是个华裔。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成了“华裔—犹太—美国”人,属
在学习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是否有害?怎样要求才算“严格”?学习上的生动有趣是第一位的吗? 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妈妈Vs。西方妈妈。 许许多多的美国人,都对中国父母如何能够成功地培养出不同凡响的优秀孩子备感惊讶。他们想知道
儿子今年7岁,长得不错,学习成绩也好,可别人不知道他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小子”,关于他的那些行为,还真没少让我头疼。 先说他的嘴馋:老是张嘴就说想吃什么零食,我一不答应,他的眼泪刷地便下来了。对于那些他看中的小玩具
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4岁的儿子很困惑,他胆小、做事没有毅力,有很多我不能容忍的缺点:一次,幼儿园邀请家长去参加开园活动,小朋友都在那里大大方方表演,就他一个人缩在角落里不吭声,老师拉他也不上去;别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只有
宝宝越小,越需要讲究养育技巧。美国《父母》杂志最新载文,针对3岁前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养育策略。 策略1:及时关注。 【宝宝年龄】新生儿。 【理由】孩子都希望从父母身上得到认可,再小也是如此。宝宝哭的目的,不完全是因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宽容,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其中“原谅别人”有着
给孩子选书,书的纸张颜色、光泽度、色彩、画面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要素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纸张不能太白 用白色纸张印制的书刊外观很漂亮,印刷非常精致,但读起来眼睛却很容易疲劳。 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对比度太强都对
寒假到了,孩子们期待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而一些家长却长吁短叹,只因为孩子的假期作业越来越复杂,大部分内容都需要家长帮助,甚至有些必须由家长代劳才能完成。 “一到假期就像上了枷锁般不自由,还不如上班轻松。”同事小张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他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
如今,一些中小学生喜欢在学习用品、电子产品、穿着、休闲方式等方面互相攀比。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孩子们又收获了不少压岁钱,这为他们的进一步“比”,提供了物质基础。一些家长不禁担心:孩子这样比来比去的,还有心思学
亲子故事 亲子之间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涓涓流淌着的就是彼此的爱。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经常和父母亲密接触,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能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压抑地自由成长;如果我们
中国历来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在教育子女时,也主张丈夫扮红脸、妻子唱白脸。但如今,这些差异却越来越模糊。在很多孩子心中,妈妈严格约束了自己的生活,父亲则比较开明、宽容。传统的“严父慈母”形象正在被“严母慈父”所
家长过分关爱束缚孩子发展 “不要弄脏衣服”;“不要乱跑,小心跌倒”;“好好走路,别乱蹦乱跳”;“不许……不许……”生活中,很多家长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他们不知道,这些话如同“禁令”一样,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妈妈医生”是指这样一类型的母亲,一旦发现孩子生病,认为自己掌握点医学常识而充当起临时“医生”,常常越俎代庖,自行决断。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比如,“妈妈医生”见孩子伤风感冒、肚痛拉稀等,就自行给予抗生
入园哭闹、拒绝吃饭、不肯睡觉等种种入园不适征候群,令妈妈手足无措,心疼不已。怎样才能缩短这段“焦虑时光”?怎样在这个特殊时期维持宝宝营养均衡? 入园不适征候群 从出生起,宝宝就一直生活在家庭中。进入幼儿园,则是进
1.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 孩子成长的速度不是一致的,有的孩子从小一直遥遥领先,有的孩子则在某个阶段受到激发,发展起来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基础没有打好,能力没有开发出来时,突然给他设定过高的目标,父母逼着,尤其是小
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汽车笛笛,它会跑出来看看;见到冰块,他会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有些家长遇到自己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