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眼睛的角膜干燥,容易被细菌侵人而发生溃烂,如果小宝宝不停的揉眼睛,就更容易引发角膜炎等疾病。妈妈们应该如何从饮食方面加以预防呢? 含钙食物 饮食缺钙,则会引起幼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使眼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发病与否与其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进入秋冬时节可以适当煲些山楂、麦芽、谷芽、扁豆、山药、鸭肾等调理脾胃的汤水或粥水,或者找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根据患儿偏寒或偏热而添
俗话说,出汗、咳嗽、放屁,三件宝。咳嗽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3岁以下的小儿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家长一见小儿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结果是咳嗽暂时停止了,但痰液却
山楂红枣米糕 特色 开胃主角——山楂 酸酸甜甜的山楂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所以有消食、开胃的功效。但山楂不宜空腹食用,所以与香糯的米糕搭配,更有利于肠胃的健康。 用料 糯米 150克 红枣 50克 红果(山楂) 500克 冰糖
话梅凉瓜 特色 开胃主角——话梅 话梅含有大量的果酸,有分解乳酸的作用,能舒肠健胃、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冰镇过的苦瓜吃起来也非常爽脆,还有下火的作用呢。 用料 话梅 10颗 苦瓜 2根 枸杞 10粒 冰糖 20克 做法 1.煮锅
为了孩子成“龙”成“凤”,家长总是想尽办法为他们买各种零食、滋补品,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杨勤说,对儿童来说,大量盲目补养会产生副作用,引发以下“四大危险”。 一是会长成“小胖墩”
寒冷的冬季,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吃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不仅取暖而且温馨。但美味的火锅里却暗藏着许多健康玄机。近日南京某媒体曝光火锅底料里包含多种化学添加剂,而廉价火锅更成为骇人听闻的“化学锅”。眼下正是火锅走俏
桶装水 市售的桶装水,无论是蒸馏水、逆渗透水、矿泉水及其他纯净水,在装桶前大多要用臭氧做最后的消毒处理,因此在刚灌装好的桶装水里都会含有较高浓度的臭氧。对人而言臭氧是毒物,如果你趁新鲜喝,无疑会把毒物一起摄入。
不管是孩子爱吃的果酱、饮料、小蛋糕,还是日常烹饪中使用的各种调味料,或多或少都添加了防腐剂。了解一些常用防腐剂,在选购食品时会更容易。 1.丙酸及其盐: 丙酸及其盐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防腐剂,常用于面包
现在的“胖宝宝”是越来越多,我国儿童肥胖率已达8.1%,而肥胖除使人行动不便,影响形象外,还孕育着发生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如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骨关节病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等。贾健斌提醒,家长要及时判断孩子是否偏胖,并
想减肥的人要尽量控制吃饭时在电视、电脑屏幕前的时间。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吃饭时看屏幕会分散注意力,导致吃饭时和饭后都摄入更多食物,增加肥胖风险。 研究人员把受试者分为两组,为他们提供完全相同的午餐,其中一组边玩
喝豆浆的九大好处和七种禁忌豆浆是一种老幼皆宜、价廉质优的液态 营养 品。清晨,喝一碗豆浆吃几个小笼包子,这种传统的吃法既方便又营养。 学者认为,喝豆浆有如下好处: 1、强身健体 每百克豆浆含蛋白质4.5克、脂肪1.8克、
现如今,我们不得不叹服于商家市场营销的各种手段,他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抓住人们内心最渴求的东西。在各大超市中,不少饼干、方便面、薯片等过去被视为“垃圾食物”的产品,也打起了健康牌,纷纷标榜自己“非油炸、更健康”。非
特色 煎,是我比较偏爱的烹饪方法,这道煎鸡腿正对我的胃口。煎过的鸡腿吃起来很香,再裹上一些浓郁的鱼香汁,味道令人回味。 用料 食材: 鸡腿3个、绿菜椒、红菜椒各1个 调料: 小香葱1根、大蒜2瓣、老姜2片、泡椒20克、盐1/2茶
碰到孩子不喜欢但营养丰富的食材时该怎么办?巧妙搭配,做成色香味俱佳的花样点心,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意蛋卷 原料:鸡蛋10克,虾仁10克,猪肉糜20克,鸡肝10克,紫菜皮10克,胡萝卜5克。青菜5克,金针菇5克,番茄酱5克 配料:盐,黄酒,葱姜
艺术品一样的裱花蛋糕,是人们在生日聚会、重要节日的必备食品。可是,有50多年从业经验的焙烤高级工程师、天津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苗嘉琦提醒,市面上的许多蛋糕中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购买时一定要小心挑选。 苗
牛奶过敏 六岁的琳琳喝完牛奶后,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而且皮肤发痒还出了疹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琳琳是对牛奶过敏而引发的过敏性胃肠炎。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牛奶中含有一种叫β-乳球蛋白质的物质是强过敏原
提供富含钙质的奶制品 1、巧克力和草莓牛奶。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色的纯牛奶,你可以给他添加了其它味道的牛奶,虽然这些牛奶比一般牛奶多了一些卡路里,但是它们钙的含量是相同的。 2、酸奶。有很多味道和种类可供选择,有盛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小儿如果中暑、受凉、伤风、过食猪肉、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缺少睡眠、喝水少、情绪波动过大等都会“上火”。 孩子上火时,从食疗保健角度来看,总的原则是,多喝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的体重已经超标,是一个“小胖墩”,那么家长最好少备零食或者备一些热量较低的零食,帮助孩子适当地控制体重;如果孩子身体比较瘦弱,是一个“小排骨”,那么就可多备一些能量密度较高的零食,适时帮助孩子补充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