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果危害大 含K粉致神经病

 为保持身材,年轻女士大多服用减肥药。然而日前,心理卫生中心专家披露,自3月份以来,该中心已收治10名因服用减肥药,导致精神出现异常患者。经中心检验,部分药品中含有“氯胺酮”“苯丙胺”等违禁成分,通过违禁品达到服用者的减肥作用,并致使减肥者成瘾。

病案1  减肥半年 19岁学生有药瘾

小宋是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由于追求骨感美,她从今年年初开始购买减肥药服用。直到生病前,她共服用了3种不同品牌的减肥药物。

症状:精神一直兴奋

直到4月,小宋每天加大药物服用量,说明书上规定“每日服用一颗”,此时,她需要每日连服3颗才能得到满足。小宋开始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她平时都不怎么吃东西,晚上还有精力整夜的不睡觉,说话非常夸张,行为显得很幼稚……”同寝室同学说。生活老师也留意到,小宋精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在老师和同学的劝说下,小宋来到心理卫生中心就诊。在门诊医生的要求下,小宋拿出最近服用的一种国内一家厂商生产的“减肥果胶囊”。

测试:减肥药物含K粉

“必须对药物进行检验。”医生开出检验单,药物送至物质依赖科进行精神活性物质快速检测板测试。物质依赖病房副教授回忆:打开胶囊,将里面的药物粉末充分溶解于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中,在将生理盐水滴在药检板上。几秒钟后,检验结果出来:呈阳性,“药物中含有氯胺酮成分,而氯胺酮的俗名则是K粉。”

治疗:停服后症状消失

在办理了入院手续后,小宋住进精神科病房。主治医师对其进行了抗精神药品的治疗等,将她体内长期累积的毒素派出体外。“治疗效果较好,一旦她停止服用减肥药物,加上医生的治疗,女孩精神方面的很多症状很快消失。”表示。进行了两周系统治疗后,小宋康复出院。

披露数据  10例服药者出现精神疾病

心理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科病房护士长说:自今年3月以来,减肥药物是否含有违禁药物的检测,中心的物质检验科共记录在案的有8次。“这表示,在一般情况下,共有10位患者因服用减肥药出现精神疾病,而前来我院就诊。”

记者采访了中心多名精神卫生专家,他们对“因服用减肥药而致使患者出现精神疾病”表示知情,而且“病例不在少数”。“这些患者通常服用的是价格较低的减肥药物,差不多有10余个品种,有的患者甚至是从网络上购买的,目前我们还没有收治过因服用大品牌减肥药而出现精神疾病的患者。”有专家称。

部门说法  假药致人身伤害适用刑法

昨日,记者从省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施行《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造成轻伤以上伤害,或者轻度残疾、中度残疾等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药监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将这些含违禁药品的减肥药认定为药品,将由药监部门进行查处,若为保健品,则由卫生执法部门进行查处。

药监局警示:“减肥果”未经审批 或添加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