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喝水,但这些东西进入人体之后,并不会全部被吸收利用,尤其是喝进体内的水,大部分都被通过尿液排出了体外。
有些人在生活中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个人,发现有的人喝水后,就一直排小便,而有的人喝水很多,却基本不会小便,难道这与肾脏有关系吗?
喝水后多久上厕所算正常呢?
一杯水进入肠道中被肠道吸收,但人体根本吸收不了这么多水,并命令肾加快产生尿液,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也就是渗透压平衡。
喝水很快,想上厕所是肾功能正常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喝进去的水大约8分钟就能被吸收,如果体内不是很缺水不到两个小时,大部分的水会被排到膀胱里。
对于成年人一天的尿量,大概在2~4瓶矿泉水一天约排4~6次小便都属于正常现象,当然这还与喝水多少有关。
原尿,由肾脏进行吸收,获取其中的营养物质到血液,而余下的“废弃物”则化为水溶液排出,也就是俗称的“尿”。
从水转变成尿的时间并不固定,因为在人体转化系统运作过程中,会受到是否缺水、气候、温度、活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变成尿后,尿还会存储在膀胱中,排出快慢与否,还要看膀胱存储量的大小。
排尿的间隔时间,没有固定,因为影响因素很多:
例如:
1、 饮水量
饮水后上厕所,是一种正常生理性反应,说明你处于机体平衡状态,但是一段时间大量饮水,身体机能不能太缺水,就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排尿间隔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2、 括约肌功能
我们知道膀胱是储存尿液,但身体还有一个器官叫括约肌,括约肌的作用是控制膀胱的,如果括约肌松弛,膀胱就不能更好储存尿液,当有尿液产生时膀胱就没有办法控制住尿液,进而增加排尿次数。
3、 精神因素
有的人看到别人上厕所自己也会去排尿,或者听到流水声就会产生尿液,再或是有些人在紧张或紧急的情况下总是想要排尿,这都是因为不良情绪造成的心理性排尿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医学上称为精神性尿频。
如果日常生活中尿频非常严重,可以对照以上这些原因,如果都没有,那么建议你去专业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毕竟排尿过于频繁会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呢?早知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