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带状疱疹患者七年崎岖求医,广州医生妙手除痛让他重获新生

世间的疼痛千奇百怪,人和人之间恐怕无法真正感同身受。

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成先生,7年前因为突发的后枕部带状疱疹,落下了严重后遗症。从此,闪电样、刀割样、牵扯样、蚁咬样等各种形式的疼痛常常交替发作,高峰时每分钟发作超过40次。

在当地省、市大医院多次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也曾辗转到多家国内著名医院求医,也没找到缓解疼痛的办法。

随着病情进展,普通的止痛药已经缓解不了他的疼痛,他甚至用上了晚期癌痛治疗药物的强阿片类止痛药--羟考酮。疼痛逐渐加重,药量也越用越大,近1年来,他需要每天服用20多片羟考酮才能勉强缓解疼痛。

患病7年来,他每天晚上都会痛醒,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因为担心长期大量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会上瘾,他不敢多吃,当吃止痛药后疼痛仍然难忍时,就用粗糙的擦脚石狠狠地磨擦自己的头皮,一直磨到血迹斑斑,头皮溃烂,幻想这样做可以排出头皮下引起疼痛的“毒素”。理发、平躺入睡、在微风中散步这些生活小事也成了奢望,疾病折磨得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再也无法工作,40多岁就不得不办理了病退。

被疼痛摧毁的,不仅是生活和工作,还有成先生濒临崩溃的内心。重度抑郁症缠身,看不到治愈的希望,放弃的念头无数次在他脑海中回响,他不敢想象止痛药用到极量仍止不住疼痛的那一天。幸好,一个巨大的转机终于出现,他飞往离家三千公里之外的广州,经过3个月的对症治疗,忍受了7年的疼痛近乎烟消云散。

带状疱疹后遗症的威力为何如此巨大?成先生艰辛又曲折的7年求医之路给大众带来什么启发?10月28日,广州市红十字会疼痛科主任医师黄穗翔和患者成先生通过39健康医生直播,叙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痛苦与无奈,详解带状疱疹的相关防治方法,并呼吁其他病友提早干预、主动就诊。


或因治疗不彻底,正常生活全被毁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当时可能是治疗不彻底,加上头枕部患区的血管神经密集等多种原因所致。”回忆当年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原因,成先生感到懊恼。

黄穗翔主任结合数据介绍说:“患上带状疱疹后,约1/5的患者会出现后遗神经痛,在这其中又有将近1/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可能相伴数十年之久。”因此,出现带状疱疹早期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诊治,引以为戒。

“一般来说,一些抵抗力稍好的患者在早期最常出现疲倦、低烧等与感冒类似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受感染区域的疼痛,多见于胸、腰部,疼痛感类似火烧、蚂蚁咬、针刺、甚至是电击。”黄穗翔主任提醒,确诊带状疱疹绝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全程、足量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将病毒对神经的损伤减至最轻,并大大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或许是疾病的防治知识不够普及,治疗带状疱疹的“土”方法依然大行其道。“有些患者就诊时,皮疹区已经分辨不出了,皮肤上被香火扎过的点状痕迹却非常清楚。”黄穗翔主任建议大众少听信偏方,规范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辗转多家大医院,治疗陷入僵局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难缠程度,远远超出了成先生的预想。“40年来未曾想象过会达到如此痛不欲生的地步”。在当地的三甲医院接受脉冲射频治疗后,基本看不到效果的他,转而前往新疆另外两家知名医院治疗。“医生开出了一模一样的治疗项目,给我的答复是不同患者治疗见效的次数各有不同。可是很显然,我的治疗再次失败了。”

后遗神经痛使得成先生不能洗头、剃头,不敢触摸或让头部受凉,必须靠服用大量止痛药度日。难言的苦痛令他燃起了新的斗志——继续找全国其他知名医院治病。他不顾一切飞去四川、湖北、北京,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来、满载失望而归。


黄穗翔主任和患者成先生在做直播前准备

“既然之前的射频治疗无效,那么无论再做多少次,也无法有明显进展。”医生们的回答都很相似。于是,走投无路的成先生毅然决然要求其中一家医院为他施行神经损毁术,毁掉引发疼痛的神经。

本以为80℃高温射频和无水酒精注射神经根的组合,能够让“疼痛人生”从此翻篇,可惜事与愿违,术后的疼痛反而愈发严重。“我还能咋办,只能回家坐以待毙。”成先生斗志全无。

“其实人体神经功能极其复杂,并不是将疼痛区域的神经切断就能解决问题。成先生的真实经历也表明要慎重考虑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黄穗翔主任说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年8月的某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先生刷到了一则采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功勋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王家双教授的短视频,里面提到许多被王教授成功治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王教授言语间的自信唤醒了成先生重回正常生活的渴望,抱着再试最后一次的心态,他随即前往广州入院开始第一个疗程治疗。黄穗翔主任作为王家双教授的学生也是现任科主任,对和成先生初次见面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当时他的头皮上有许多夹皮和黄色的渗液,说是患处里面有毒素,一个老乡介绍的土方法用擦脚石摩擦疼痛处就可以将毒素全部排出。”

患者成先生手机相册里存有多张病史资料照

经过红外热像检查和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的医生团队一致认为,成先生的疱疹后神经痛多年来反复发作,已经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于是根据疼痛的区域和范围,在CT精准定位下,将射频针准确穿刺到他受损神经的背根神经节处,通过脉冲射频及臭氧注射治疗,达到促进神经修复、减轻疼痛的作用。

在短短6周内,经过两次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及臭氧注射治疗后,成先生多年来的疼痛困扰减轻了90%。“我以前每天要吃十余片氨酚羟考酮。第一个疗程结束后,止痛药物就降了一个阶梯,用药量也大幅下降,现在每天只需服用4-5片曲马多就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洗头和剃头前后还得加一片。第二个疗程快结束时,我就可以反复搓揉病患处了,洗头和剃头基本没有任何影响。”面对突飞猛进的进展,成先生喜出望外,在镜头前不停抚摸仍有红肿伤口的后脑勺,向观众展示治疗后的成果。



黄穗翔主任右手食指位置为成先生病患处



疼痛并非不可治,规范治疗是关键

黄穗翔主任感叹,如今的成先生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容光焕发的模样与刚到广州求医时简直判若两人。“我希望通过和患者联合直播的形式,让更多有同样经历的患者获得与疾病战斗的动力,也让大众全面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正确治疗方法。”他补充道。

黄穗翔主任郑重提醒,带状疱疹多见于抵抗力较差者和中老年人群体,因此,50岁以上人群可以选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不过并非接种疫苗就能达到100%的预防效果,只能降低发病率、减轻发病时的神经损伤,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已经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不要因为惧怕药物副作用,在效果稍显时就停药,停药后疼痛复发,治疗难度就会加大,反复几次之后就容易发展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疱疹后神经痛是一个世界难题,医学界正在研究与其相关的课题。黄穗翔主任总结了规范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要点:第一,尽量保存神经功能,谨慎考虑损毁神经;第二,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疼痛专科做相应治疗,比如射频、臭氧、脊髓电刺激治疗,及时控制疼痛症状,避免发展成神经病理性疼痛。



医生简介:

黄穗翔,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枢痛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广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擅长疱疹后神经痛、慢性疼痛、椎间盘神经痛、肿瘤疼痛等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39健康医生直播:

39健康医生直播是39健康联合百度健康以及全国数千位优质三甲医院专家共同搭建的权威直播互动平台。39健康医生直播致力于满足线上用户全科领域权威科普及互动诉求,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