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约有310万人死于吃错饭。这些吃法真的"害人不浅"

小周平时工作繁忙,一日三餐不能按时吃饭,常常到很晚点个外卖草草了事。后来,他了解到“过午不食”这个说法,干脆就不吃晚饭了,并且长达一年。胃偶尔的疼痛,他也不当回事。终于,有一次吃了辣椒之后,肚子剧烈疼痛。经胃镜检查,小周胃粘膜已经大面积充血糜烂,还长出大溃疡,伴有出血等症状。

 

饮食影响寿命,现在却有太多人像小周一样不重视饮食。据柳叶刀《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全球有近两亿成年人饮食不健康,其中,国人更是约有310万人主要因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II型糖尿病死亡,并与不健康膳食有关。网上也流传各色说法:轻断食”“不吃晚饭”“过午不食” 那这些说法正确吗?我们到底该怎么吃更长寿?

一.长寿秘诀?向钟南山学习

抗疫先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今年已经85高寿,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焕发,活跃在一线。

 

“早餐吃好”是钟老的健康饮食理念。一碗红豆粥,一碗加全麦饼干的牛奶,两片夹芝士的面包,一个鸡蛋,两个橙子。这是钟老的早餐菜单。

 

生活在广州的钟老,饮食清淡,还强迫自己食五谷杂粮,把杂粮当‘药’来吃。他说,精米白面虽好吃,但营养价值不及杂粮。除此之外,钟老提醒,高脂高热量,腌制,烧烤,油炸的食物都要少吃。动物性食物大概占总食物量的20%,植物学食物大概占总食物量的80%最好。


二.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食不过饱”是钟老的另外一条饮食原则。钟老表示,饮食过饱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大脑早衰,增加诱发“三高”的风险。

 

但是这并不代表吃得越少就越好,生活中有些人进行极端的节食,甚至是不吃东西。这只会造成营养不良,虚弱脱水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更别说延长寿命。节食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吃三餐呢?

 

美国营养学家克里夫·麦凯最早提出:“节食延迟寿命”这一结论,他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发现限制食量的小白鼠比正常小白鼠活得久,而且身体机能更年轻。

 

17年《科学转化医学》中提到了一项研究,71名志愿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禁食模拟饮食。实验组最终在血压、体脂和腰围等方面都有所减低。特别是节食的人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发生了大幅度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作用就是促进衰老。

 

节食延年益寿,虽然在很多动物身上得到验证,但是对人类来说,还尚不明确,存在一定局限性。

 

饭食七分饱,健康活到老。节食是一个度量问题,极端节食不可取。而在延长寿命的话题上,节食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不应该过分听信于少吃长寿的作用。

 

每日合理的三餐分配,钟老认为:早餐吃好,以豆奶蛋果蔬为主,摄入热能要占全天的30%;中午吃饱,以鱼肉禽类蛋白为主,摄入的热能占全天的40%;晚吃少,以五谷食物类为主,摄入的热能占全天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