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肺结节一定要做手术?胸外科专家崔飞:大小、形态、密度都是判断标准

医院胸外科的诊室外,患者三三两两地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待护士呼唤自己的名字。等久了觉得乏味,老张便和旁边的病友聊了起来:“你这是肺结节吧?多大啊?”病友回答:“6毫米的肺结节,听说要准备手术了。”话音刚落,老张心里咯噔了一下。

进到诊室后,他还没坐下便着急地问医生:“医生,人家6毫米的都要做手术的话,我这8毫米的肺结节肯定也要做了吧?”医生耐心安抚老张:“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做手术的。”

既然如此,发现肺结节时,什么情况需要做手术呢?如何判断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11月2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崔飞通过39健康医生直播,在线为大家详解如何正确认识肺结节

大部分肺结节无症状表现 可通过胸部CT发现

肺结节是指肺部直径小于3厘米的结节,CT表现为类圆形实性或非实性包块。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医学界对肺结节的认识不断深化,再加上国民的健康意识提升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到医院做胸部CT的人不断增加,从而发现肺部有结节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崔飞医生解释,这是近年来肺结节发现率从2015年的43%-70%升高至80%的主要原因,而且肺结节并没有特定的高危人群。

“其实大家不必过多恐慌,因为据科学调查,正常人当中60%的人有肺结节,其中99%以上属于良性,且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多是做了体检或拍了胸部CT后才会偶然发现。”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一些肺内的淋巴结、肉芽肿,或者是患者以前感染过肺炎,肺部留下了纤维化的疤痕,在CT影像上都可以表现为肺部结节,对于这些情况是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干预和处理的。

“然而,遇到一些具有一定恶性倾向和表现的肺结节,是需要考虑积极干预、治疗或进行手术的,例如风险最多的肺癌。”崔飞医生提醒。

在早期肺癌的患者里,大部分人没有阳性症状,如果出现症状,往往是肿瘤长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侵犯了支气管的黏膜,会刺激到患者出现干咳;使一些小血管破裂,会导致患者咳血;侵犯了胸壁、肌肉、骨头,则会导致胸痛等等。“这些都是肿瘤正在发展的信号。”

那么应该如何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很多人常常会以肺结节的大小为标准,崔飞医生反驳:“这是非常片面的。除了大小,还要观察肺结节的形态和密度,是有实性的成分还是磨玻璃。如果是磨玻璃结节,一般建议在8毫米以上才处理,尤其是纯磨玻璃结节,因此需要综合多个标准去判断。”

直到现在,肺结节的病因仍然未明,因此很难预防。他提倡大家要定时体检,如果发现有良性肺结节,无需过于担心,遵照医嘱定时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如果有恶性倾向也切勿讳疾忌医,及时干预才能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崔飞医生正在直播中

肺癌手术“微微创” 涵盖术前准备、术中麻醉及术后快速康复

如果肺结节发展成肺癌,手术便会被纳入治疗的考虑范围。据了解,目前肺癌根治手术从过去的大切口已经发展到微创阶段,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团队进一步创新,从“微创”迈向了“微微创”。崔飞医生介绍道:“这是一个整体微创的概念。”

全球第一例肺癌手术,是1933年美国一位医生给患者做的左全肺切除手术,这位患者术后存活了36年。“由此可见,外科手术对于肺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受限于外科器械、技术及显示系统的发展,手术会留下10-20厘米的大切口,有时候还要切掉一些肋骨。

崔飞医生补充道:“所以说我们以前的胸外科,不仅是胸部的‘胸’,也是凶险的‘凶’。因为还没开始手术,仅仅是把切口打开,患者可能就已经失血几百毫升了,而且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对身体的各项功能影响较大,术后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随着高清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腔镜技术,可以把胸腔里面的结构放大几十倍来观看。在它的帮助下,医生能更精准、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切口缩小到几厘米即可完成肺癌根治手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他表示,这是微创第一阶段的概念,也就是切口的微创,里面切除的范围并没有缩小;微创第二阶段就是缩小切除范围,如果肺结节发现得越早,则切除范围越小,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保护性就越好;到了微创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微微创”,指的是手术不再局限于局部微创,而是整体的微创,涵盖术前准备、术中麻醉以及术后快速康复,是整体理念的提升。

术前准备,包括减重治疗等方面,将身体从亚健康调整到更好适应手术的状态。术中麻醉,则是在手术过程中不再人为地利用机器来干预麻醉,而是采用自主呼吸的麻醉模式。崔飞医生打了个比方:“一般情况下,如果汽车坏了,我们需要开到工厂去,停下来修理零件,自主呼吸麻醉就相当于让车子在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自行修理,不用停下来。”

“微微创”虽然对医生的要求提高了,但是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生理状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从而使得患者在术后可以快速康复,甚至有些早期肺癌的患者,早上做完手术,半天后即可达到出院的标准。“所以有时候会说,治疗肺癌比感冒好得快。”崔飞医生半开玩笑地说。

崔飞医生

医生简介:

崔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专注于肺部结节的诊治。擅长肺部小结节、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微创精准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国胸外科三维重建与人工智能联盟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分会胸外科学组秘书及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癌多学科治疗专委会秘书及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青年委员,广东省肺癌检测与筛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39健康医生直播:

39健康医生直播是39健康联合百度健康以及全国数千位优质三甲医院专家共同搭建的权威直播互动平台。39健康医生直播致力于满足线上用户全科领域权威科普及互动诉求,同时探索打通医疗科普内容和问诊服务的路径,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