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调息唿吸的养生功法,上班、回家,随时可做,适合所有年龄的上班族。 〔一式〕曲中求直(坐式功) 1、坐定, 不靠背,双手至于腿上自然放松,把唿吸调匀。 2、以鼻缓缓吸气,握拳,拳心朝上置于身体两侧。 3、曲肘、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舌头与內臟有著密切的关係,舌体的各个部位都和腑臟各部位相对应。中医的“舌诊”,就是通过观察舌体各部分的变化,从而达到诊断相应內臟的病变情况。因此,如能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內臟各部位的功能,有助於
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热爱体育锻炼,还能提升人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能增强人们抵抗干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运动的确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好处。”北京体育
人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健身手段。我在生活中总结了一些老年人健身招式,希望能给老年朋友一些借鉴。 “10点10分”大步 “10点10分”指两臂伸上伸直,尽量向后拉动,形成钟表10点10分式样,收腹挺胸大步走,早晚各20
游泳是四季皆宜的健身运动,尤其老年人,经常参加游泳锻炼,对延缓身体衰老具有明显的作用。 水温比体温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高25倍,在12℃的水里停留4分钟所消耗的热能,相当于在同温度的空气中1小时所消耗的热能。这对于
老年人适当地转腰不仅能保证腰部关节的健康,还能起到促进消化、保健肠胃的作用。盘腿坐在床上,双手置于膝盖之上,双目微闭,舌抵上颚,以腰部为轴,慢慢旋转。在旋转时要使腰部尽量弯曲,上身前倾。先自右向左旋转25~35次,再自左向右
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为秋冬两季,多数人在发病前有低热、全身酸痛、乏力、心慌、胸痛、憋气、胸闷等,部分人可有早搏等心律失常、昏厥、心衰表现。病毒性心肌炎病程时间较长,急性期可持续3个月。当急性期过去后,病情较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彩色工笔画,这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图中描绘了不同年龄人群的导引动作44个,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数量大致各半,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导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可以步行1/4英里(约400米),说明他的身体状况至少还能多活6年以上。而且走得越快,寿命就越长。这是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道的。 虽然一般来讲,步行与健康以及寿命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里,介绍一套健脑操,对解除头昏很有效。最好每天做一遍,大概需要六分钟。 ① 上下耸肩运动: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等宽,两肩尽量上提,使脑袋贴在两肩头之间,稍停片刻,肩头突然下落。做八遍。 ② 背后举臂运动:
“人老腿先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老人健身防老抗衰也应从腿脚锻炼开始。这里推荐一套锻炼腿脚的保健动作: ■卧位运动趾与踝 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
老人锻炼采取以臂代腿的方式,不受场地限制,也没有受伤的危险,容易学习和掌握。 臂跑运动的具体做法是: ①运手: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活动手指和甩动手臂及手腕,好像玩健身球或做甩手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动作可做1
老年人软组织退化较快,易损伤且不易恢复。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项目以外,还应在运动过程中“偷点儿懒”,太极剑、舞蹈等运动应尽量避免强度较大的动作;门球长时间运动也容易引起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病变,因
“手舞足蹈”源于《诗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也。”《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 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这则成语原意是指两手舞起来,双脚跳起来,形容喜悦 至极的样子
人秋以来,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尤其是昼夜温差悬殊,胃痛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是因为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破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而导致胃痛的发生。而运动有利于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素质,提高对气候变
《2007美国健身指南》提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重视肌肉锻炼,尤其是大肌肉群的训练比如腿部肌肉,因为这样不但能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加快病后的恢复。锻炼腿部肌肉的最好方法就是单腿深蹲。 单腿深蹲的动作,站在
秋天是“收”的季节,机体生理功能相对地趋向减弱,血液循环减慢,但为了加强心肺功能、抵御寒冷,又需要提高生理机能,适当增加运动量,此时的养生要求宜动又宜静,坚持气功慢跑对于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其重要性。脚趾操就是以一定方法活动脚趾。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脚是人体相当辛苦的部位,要承受全身的重量,还要应付走路、站立、跑步、登爬楼高等活动。每跨出一步脚承受的冲击
好容易等到一个长假,不少人都盘算着如何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要么出去玩个痛快,要么在家睡足懒觉。对于那些在家休息的人来说,总会发现,7天好吃好睡的日子过后,精神变差了,体重增加了,小肚子上的赘肉也不知不觉溜出来了。也许
起势:放松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脚尖稍向内,脚趾稍抓地。两臂松垂,两手指松直,掌心向内。屈膝下蹲,同时屈肘抬臂,掌心向下,两手上举与肩平后,两手掌向胸前靠拢,离胸30厘米,掌心转向胸,两手慢慢下移至脐,然后向前推出,推足后再收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