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警方远赴湖南将两人捉拿归案 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被刑拘
李某父子供认
敌百虫工业用盐腌制腐烂猪肉
日产百公斤腊肉销往小副食店
经警方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李某父子供认,他们于去年3月租用了太和镇大源某出
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本报也接到不少相关报料,其中有读者反映广州岗顶某重庆火锅店的“嫩牛肉”实为猪肉腌制而成,番禺万丰街的走鬼卖的是用疑似兔子耳朵制成的假花胶。
“嫩牛肉”冲洗干净“变”猪肉
上周
5月21日是小满节气。小满是阳气最为旺盛的节气之一,天气渐趋炎热,人们易感到心浮气躁,容易生病,此时应特别注意。
此时养生,除了要戒怒戒躁,还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在饮食调养方面,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忌甘肥滋腻的食
滥用甜味剂、着色剂,使用不允许加入的防腐剂苯甲酸,人们常吃的牛板筋、素食品等调味面制品藏有这样的安全隐患。
5月2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称,对包括“唐僧肉”在内的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实施按批次全市下架停售,有53种
据举报称,一中年妇女从市场以“1元1只”收来死鸡后,由鸡贩运到加工作坊制成“香烧鸡”出售;日前该作坊已被有关部门查处。
原本应该安全销毁作无害化处理的死鸡死鸭,低价流入不法分子手中之后,或摇身一变成为“香烧鸡”,或
有着海参的体形和颜色,却没有海参的嘴巴和内脏,就是这些“海参”让张女士和同事付出了一万多元的代价,上门推销的卖家也从此不再露面。昨日,一位海参销售人士刚看一眼这种“海参”,就给出了“人造海参”的结论,并建议消费者
近日,媒体曝出山东冠县梨涂抹激素一事,使得很多市民谈梨色变。针对此,齐鲁网记者对济南市区各大超市、水果专卖店进行了探访,了解济南市场究竟有没有山东冠县梨在销售,以及现有市场梨的销售情况。
目前济南市场上未发现冠
明知自己卖出的辣椒粉含有毒添加剂,经销商却仍然继续销售。前日下午,江北警方和工商部门在盘溪农贸市场查封两家涉嫌销售“毒辣椒粉”的门市,并连夜在朝天门长途汽车站截获42件已经发货的“毒辣椒粉”。
超市辣椒粉查出
汉阳警方宣布破获一起制造假冒精品豆腐包装案,缴获假包装袋11万余件,刑事拘留2名嫌疑人。
11日,江苏一知名台资食品企业派人到汉阳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近期发现武汉集贸市场上有假冒该公司品牌精品豆腐销售。汉阳警
近几周来,由于“毒黄瓜”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在欧洲一些国家暴发。截至28日,德国确认276例感染病例,为欧洲最多,至少10名德国人死亡。德国方面怀疑,这些受大肠杆菌“污染”的黄瓜可能来自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和马拉加省
近日,国内不少媒体曝光了“假蜂蜜”事件,让一些爱喝蜂蜜的市民心里不禁打鼓。近期,在岛城街头,也有很多商贩挑着蜂蜜叫卖,自称是“天然蜂蜜”。这些蜂蜜到底是真是假?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不乏假蜂蜜。利用水、白糖、红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6月1日晚证实,其与同事最近刊登在《食品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受包装中的塑化剂溶出影响,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柳春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她多年一直在
海关销毁退运多批“血燕” 专家提醒颜色很均匀很鲜红的血燕不要买
亚硝酸盐:也被称为工业食盐,在食品生产中亦用作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但是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长期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品将
日前一种名叫“牛肉膏”的食品添加剂已引起公众强烈关注,近日,这种“牛肉膏”已在河北“现身”,据省食品整治办透露,目前我省有8家食品加工企业购进或使用过“牛肉膏”。
近期,省食品整治办责成省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
染菌牛蛙销售路径:福建云霄、常山县→上海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昆山某农贸市场
涉嫌牛蛙已下架,食物烧熟煮透就能杀灭霍乱弧菌
近日有外地媒体报道,昆山一农贸市场的牛蛙被检出霍乱弧菌,货源来自上海。昨天中午,市工商局紧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北京肿瘤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2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约150万人,癌症的发病率还在以每年2.5%的速度不断增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5年10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
本报率先报道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人员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大陆市面部分方便面也遭到塑化剂污染。事件又有新的进展。
记者昨日拿到的这篇论文原文显示,两种塑化剂DBP、DEHP的检出率在实验样品(2010年10月从广州市
西安发现疑似台湾问题饮料
台湾地区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持续蔓延,西安日前已经在小寨一家超市发现疑似台湾问题饮品。记者昨日从我市工商部门获悉,工商执法人员已对该疑似饮品进行了紧急排查,商家已将饮
“六要”: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食具要煮沸消毒;要消灭苍蝇;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去皮;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发现腹泻病人要及时报告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六不要”:不要吃生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7日呼吁饮食业界立即停用并停售23款可能受塑化剂污染的台湾产浓糖果浆和果汁。
这些果浆果汁包括进口商从金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蓝莓、红葡萄柚等8款浓糖果浆;从金吉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