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8种伪健康食品

网上关于“女性吃什么才健康”的信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再加上一些商家的炒作,一些并不有利于健康的食品反倒成了健康必备食品,让人哭笑不得。为了避免大家吃错,小编在此介绍8种“伪健康”食品,大伙可都要看仔细了!

警惕这8种伪健康食品

1、麦片粥

31%的美国家庭,早餐时都会选择一碗牛奶麦片粥。然而,不少的麦片粥其实并没什么营养,甚至那些打着“健康”旗号的麦片粥也不例外。比如:像蜂蜜燕麦圈和葡萄麦维这类的燕麦粥,其含糖量堪比果味鹅卵石。

为了做出外形美观的玉米片,制造商无意间使许多原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破坏,而为了弥补缺失的营养,生产商们又纷纷在麦片粥中添加了一些人工合成的营养成分。但即便如此,麦片粥的营养价值,也比不上天然的全谷物。

2、脱脂或低脂牛奶

相比低脂牛奶,全脂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尽管脱脂牛奶和低脂牛奶的热量较低,但全脂牛奶中含有更丰富的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它们可以使你更有饱腹感,同时还能改善人体成分,促进新陈代谢。由于脱脂牛奶和低脂牛奶中不含脂肪,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VA、VD、VE及VK的含量也不及全脂牛奶多。

更糟糕的是:由于牛奶脱脂后看起来不太像牛奶,为了保持原有的口感,制造商们会在脱脂牛奶中兑入一些奶粉;这个过程会使得脱脂牛奶中含有氧化胆固醇,该成分对人体血管的危害,远比普通胆固醇更大!此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的研究,能够证实低脂/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更健康。2012年,甚至有研究人员发现,常喝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的儿童,比喝全脂牛奶的儿童肥胖率更高。

3、运动饮料

经销商们将运动饮料吹捧为终极止渴饮品,甚至比喝水效果更好的圣水儿,然而,研究人员们却并不苟同!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声称能够增强表现能力或有助于体能恢复的运动产品,包括:运动饮料,实际上都没有科学依据。

在介绍这类产品的所有网站中,有50%的网站并没有为自己这种坑爹的说法,做出任何科学说明;而其余50%的网站在阐述自己论证的过程中,有一半的说法都不够严谨。在所有这类的网站中,研究人员没有找到任何系统地解释且就整体而言,这些说法都是言过其实。单就运动饮料的营养成分而言,不仅电解质含量充足,而且其中的糖分和热量也足以让人们望而却步。

4、小麦面包

并非所有的小麦面包都是由整粒未经加工的天然谷物制成。举例来说:即使那些打着“杂粮”或“七谷”旗号的小麦面包中也会含有精制面粉。

“全麦”或“100%天然”面包中,用纯天然、全谷物制成的,也并不多见。更糟的是,不少面包中,还或多或少地添加了氢化植物油、人造甜味剂、高果糖玉米糖浆和防腐剂,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甚至有些面包中还添加了食用色素。

所以,不要盲目地相信食品包装上那些唬人的标签,仔细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以确保自己购买的面包,其主要成分是“全谷物”或“全麦”的。

警惕这8种伪健康食品

5、果汁

尽管果汁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但其中的热量和糖分含量,高得吓人!举例来说:一杯8盎司葡萄汁的热量大约为170卡,其中还含有42g碳水化合物和40g蔗糖。(比一杯12盎司可乐的热量和糖分还要高!)

别指望这种空有热量和糖分的饮料,能帮你增加瘦肌肉。即使那些打着“全天然”标签的果汁中,也可能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以及添加剂。

6、任何‘零脂肪’食品

“脂肪使人发胖”的说法深得人心,因而各种零脂肪食品层出不穷、应运而生。事实上,使人发胖的并非脂肪,而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量不足。

脂肪能够促进从大脑到代谢功能、多个人体器官的减脂塑身等。如果不摄取脂肪,人体宏观营养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就很难均衡。因为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热量都来于自碳水化合物;若体内脂肪不足,则人体的宏观营养素比例就会失衡,进而反倒容易使人体细胞摄取更多的脂肪。

另外,为了使食物不含脂肪,商家通常会在其中添加反式脂肪和人造甜味剂,从而引发诸多健康隐患。

7、大多数酸奶

许多低脂酸奶和脱脂酸奶中都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蔗糖和淀粉。有些酸奶的含糖量堪比巧克力棒,不少酸奶中还添加了人造甜味剂,这会导致人体的胰岛素含量飙升。此外,尽量不要购买果味酸奶,其中的果肉不是浸泡在糖汁里,就是吸足了浓缩果汁。购买时,最好挑选原味酸奶,可以自己亲手将新鲜的水果拌进去。

8、果干

别光想着果干诱人的口感,实际上它就是含有纤维的糖果。为了使保质期延长,果干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和化学物质。此外,由于果干中的水分被抽干,所以,每一口果干的热量都要比原水果多的多。

大家看完之后有没有吓一跳,许多以前认为很健康的食物原来都是“伪健康”的,所以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啦,不要上了“伪健康”食品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