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腐竹、豆油皮榜上有名
辣椒里含亚硝酸盐,腐竹里有硼砂,豆油皮里发现吊白块。昨天,北京市工商局责令在锦绣大地批发市场里发现的21批次问题食品全市停售。
在这21种问题食品中,因亚硝酸盐超标而被下架的食品占到16种
制假窝点既产饮料又产洗发精
在一间面积约200多平方米的破旧民房里,安装着多台简单的机械设备,令人咋舌的是,靠着这几台简单的设备,竟生产出大批假冒的国内知名品牌饮料和洗发精。
昨日,记者从雷州市获悉,该市质监局执法人
灵璧县部分市民日前食用当地产黄瓜后,出现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从5月14日起,该县农委、药监、工商、卫生、公安五部门联合行动,依法铲除“问题黄瓜”,并对全县黄瓜市场进行全面检查。
5月9日起,灵
废品收购站里加工出来的烟丝,这样的烟您敢抽吗?昨日,记者从白云区获悉,该区卷烟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共捣毁假烟仓库3个、生产窝点4个,查封汽车5辆,当场控制犯罪嫌疑人23名。
记者昨日随同行动组前往人和镇,在蚌湖社区汇源购物
香港近日发生近30例食用鲜带子中毒事件,事件昨日蔓延至广东境内,珠海也报告有16例食用带子发生中毒病例。广东省卫生厅昨日表示,除了珠海外,卫生厅暂未接到其他城市有该类中毒报告,但卫生厅仍提醒市民近期应慎食贝类水产。
18日中午,兴宁一药厂20多名员工怀疑因吃了农药残留较多的青菜而发生不同程度中毒,出现呕吐、无力等症状。经兴宁市人民医院治疗,至昨日下午,除4名员工仍住在医院治疗外,其他员工已基本无恙出院。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中毒员工
剧毒羊角坳错当苦参
或是毒死母子俩祸首 卖药材者被拘
江门开平一锅汤放倒三母子案又有新进展。记者昨日从警方、药监等部门获悉,该案件中涉案的一名当地村民已被当地派出所拘留,汤料于昨日送至广东省药品检测所进行化
炼油点正在加大柴火炼油
近日,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在海南大学男生宿舍楼附近,一家简陋的小屋内每天都散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几名工人在不停的劈柴、烧火、熬油。小屋前每天更是车水马龙,载着大桶小桶的电单车、农用车
记者一路跟踪从院内开出的运猪车,约摸10分钟车程,这辆运猪车进入到东西湖区的“武汉市长源屠宰场”(也称武汉市长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几分钟后,整车猪便通过动物检疫驻厂人员和猪场人员的检验、验收和过秤,被关到屠宰场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条消息,说牛奶是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的产物,令到出奶的奶牛的乳房都有发炎了,喝牛奶极其不健康,甚至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及癌症。同时还说,如果按照中国的奶牛数量来说,若非用了激素让奶牛全年产奶,则
油烟机效果不佳可影响健康甚至致癌
说到厨房油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油烟机。油烟机的问世,曾改变了厨房烟雾缭绕的历史。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式、欧式、侧吸……市场上油烟机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又不妨反思一下油烟
臭气熏人、污水横流、满地垃圾,这就是加工“美味”熏鸡的“厂房”。昨日下午18时,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铁西区动监所对铁西区大潘镇小潘村的一处黑加工点进行了联合执法。现场查出病死鸡250余只,日落黄、护色剂、飘香王等
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出厂价15.5元,经过诸多环节卖到患者手中时,价格涨到213元,利润高达1300%,被网民称为“疯狂的芦笋片”。日前,湖南省湘雅二医院“暴利药”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芦笋片价格为何
广州市质监局到气站、酒楼进行计量检查,发现1批次气瓶涉嫌短斤缺两,另外有两个酒家的3台电子秤超过有效期未检定。质检人员透露,目前电子秤作弊已经到了第四代,输入启动密码就可以“八两变一斤”,他透露,侧面没有铭牌的电子
国内紫砂类电器产品正遭遇卖场的集体撤柜,昨天,广州苏宁、国美的有关负责人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之前,暂停所有品牌紫砂煲系列产品销售。苏宁和国美在全国门店还对消费者购买的美的、九
质监部门称“紫砂门”事件捅破行业潜规则 紫砂产品至今无国标 企业“随口说了算”
最近有关紫砂煲的新闻犹如重磅炸弹在社会上炸开了锅。佛山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约见本报记者回应称:“紫砂门”事件捅破了行业潜规则。
美丽的外表往往隐匿着惊人的谎言。日前,又有一家国内著名企业旗下产品的美丽“外衣”被揭穿了——根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检报告》的报道,在宣传册上,美的电器宣称,其紫砂煲内胆“全部选用纯正紫砂烧制”、“富含丰富微量
专家指出“纯木浆”其实是回收纸 用作餐巾纸或会添加荧光剂、滑石粉
卫生纸一烧一层黄油怀疑是添加剂所致,昨日记者了解到,经过质监部门的摸查,市面上大部分卫生纸都含荧光剂,由于国家对卫生纸的荧光剂没有详细要求,无法立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时下广州酒楼推出的牛肉多种多样,有国内的各种牛肉,也有进口的,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日本牛肉叫卖得最多的是“神户牛肉”和“宫崎牛肉”。
日本牛肉大多是澳大利亚或国产和牛假冒顶替
但
无证厂家私自加工的一次性塑料奶瓶,竟“混入”三甲保健院,用于喂养新生儿患者。昨日,工商执法人员在省妇幼保健院调查发现,今年来,共有12万多只这样的奶瓶进入该院新生儿病房。
今年3月,武汉市工商部门接一市民举报称:小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