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脑卒中把握“黄金4.5小时”

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专家指出,脑卒中具有发病、致残、死亡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在我国,卒中已成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今天是世界脑卒中日,值此特殊的日子,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脑卒中的健康问题。

狙击脑卒中把握“黄金4.5小时”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来自长沙市中心医院的接诊数据显示,脑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利”,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成为脑卒中的侵扰对象。专家指出,突发脑卒中后,把握发病后4.5个小时的急救“黄金时间窗”非常关键。建议市民平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远离可能导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突发脑卒中有人错失救治时机

“幸亏医生发现得早。”生猪养殖户刘爹爹回忆起前几日的抢救,至今还心有余悸。当日清晨,他早早起床给猪煮潲水,活忙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有些头晕,左边手脚发麻并不由自主地晃动。家人发现老人说话像卷着舌头,含糊不清,立即将其送至附近的卫生院。幸运的是,当时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脑卒中筛查负责人胡珏正在该卫生院进行查房指导。

“患者的情况符合脑卒中的症状。”胡珏回忆。随后,刘爹爹被迅速转入长沙市中心医院,并通过医院及时开启的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经CT确诊,刘爹爹确为急性脑梗死,抽血检查显示老人无溶栓禁忌,可以接受药物溶栓。

在发病约4小时后,溶栓药剂顺利注入老人静脉内。大约1小时后,老人肢体麻木、口齿不清症状即明显好转。这意味着,刘爹爹经历了4个小时的“生死时速”后,终于顺利被抢救过来。

但35岁的丁师傅却没有刘爹爹这么幸运。近日,丁师傅在装修时突然出现右侧手脚麻木没劲、站不稳的情况,口中只能发出含糊的“啊啊”的声音,送至医院后,他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虽然医生为他进行了溶栓治疗,但由于病情耽误太久,仍留下右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

狙击脑卒中把握“黄金4.5小时”

脑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利”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为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

“过去脑卒中一般多发生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呈低龄化趋势,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据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祝钦介绍,脑卒中这个“杀手”并非只钟爱老年人,以前科室还收治过9个月大的卒中患儿。对于中青年人来说,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总体上活动量过少,加上过量饮酒、吸烟及过多摄入高热量食品,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

把握救治的“黄金时间窗”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若延误了治疗,对脑神经细胞的损害将会是不可逆的。”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赵岳中表示,根据目前医学界研究成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黄金治疗时间为“4.5个小时”,也就是常说的溶栓治疗“时间窗”,一旦有人被发现有疑似脑卒中症状,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并得到积极治疗,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

刘祝钦表示,发生脑卒中前,很多患者会出现一些小中风先兆,如突发一侧或双侧颜面部、上肢或下肢的无力或麻木等;突发意识模糊或昏迷、言语障碍或语言理解困难;突发复视、单侧或双侧视物模糊、行走困难或不能平衡;突发眩晕、呕吐,突发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若出现了上述任何一项症状,都有可能是脑卒中急性发作,市民千万不要因持续时间短或持观望态度而延误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