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青春期常见的3大心理问题

现代家长都知道从小就要教育好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要格,期望很高,因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帮助孩子订立目标。教育专家提醒家长过于严格可能会导致孩子压力超重,则不利于其青春期心理的健康走向。下面,寻医问药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青春期的心理成长存在哪些问题。

自以为是心理

一些中学的所谓优等生往往都是“很受大家关注”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大多一马平川,春风得意,很少遭遇坎坷挫折。因而,他们大多目空一 切。这种自高自大的心理使他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因而往往会为偶尔的几次考试失败而沮丧,从而开始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怨恨。 当怨恨在心中结成块垒,他们就很难悦纳自我,往往由极端的自傲心理转化成极端的自卑心理。

心里畏惧心理

因为总是被表扬被大家所赞赏,所以从被欣赏的位置,因而,他们的内心一定荡漾着成功的喜悦。但是,只要深究其里,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激烈的 学业竞争中,优等生们大都有较高的目标定位,但当预期的目标受诸多的因素制约而未能实现时,他们强烈的自尊心便会受到伤害。他们担心被人瞧不起,害怕考试 名次再往下跌,以致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应试能力下降。

排他嫉妒心理

因为对于目标定的很高,所以总是采取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对竞争对手的长处优势和荣誉多有不满情绪。虽然适度的嫉妒可以激发人拼搏进取的 内驱力,但是有的人却会走向极端,因嫉妒而产生厌恶他人、憎恨他人、仇视他人的心理。而敌视心理的产生往往会使他们对竞争对手采取不道德的攻击报复行为, 如无中生有、恶意诋毁,甚至还会伤害他人。

通过以上对所谓优等生的三种不良心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对于青春期心理的很多问题,作为家长或是老师都不应过于放手任之。要针对其特殊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与指导。只有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后,才能及时的修正,从而让这些优等生更好的成长发育。